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高速公路进入山区,边坡防护工程加大,锚杆(索)加固边坡因其稳定性、适应力强、与环境协调性好等特点在边坡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锚杆(索)加固边坡的一般设计原则及设计程序,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所谓物流资源整合是将原本相互联系却被分割开来进行管理的各种物流活动,重新整合为一个整体.包装、保管、运输、仓储等原本是一些相互紧密联系的活动.然而,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这些活动却是分开来进行管理的.通常包装由企业的包装部门负责,保管由仓库部门负责,运输由运输部门负责.将这些原本就相互联系的,却在空间上被分开来进行的活动重新整合为一个整体是当前物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讨论了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中,平面及纵断面线形的设计思路及拟合方法,同时,就沈大路改扩建设计中的经验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陈悦 《北方交通》2012,(3):100-104
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隧道逃生管的冲击接触过程、管体受力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管体的自由度越大,对于消耗落石冲击能量越有利;管体底部和侧边施加位移约束的模型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但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垫层对缓解管体所受冲击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悦 《北方交通》2012,(4):25-27
给出了现有的斜坡地基上的路堤及浸水路堤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浸水斜坡地基上的陡坡路堤的特点及计算中应注意的事项,结合工程实例计算了各种情况下的路堤稳定安全系数,说明了各因素对路堤稳定的影响,得出了应对浸水斜坡地基上的路堤稳定性应给予足够重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二维浅水方程的水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直线段沥青路面径流的数值模型, 根据实际降雨条件下沥青路面径流变化过程的监测结果验证了模型参数, 研究了路面宽度、组合坡度等几何参数与路侧排水方式对路面径流时空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设计降雨条件下, 路面径流在空间分布上呈较强的二维特性, 沥青路面径流深度变化依次经历增加、稳态径流与退水3个过程; 漫排水条件下, 路面宽度分别为11、15、20、25、30 m时, 路面径流最大深度分别为11.87、14.39、17.08、19.69、21.98 mm, 退水时间分别为1.4、1.4、2.4、2.9、3.4 min; 路面径流深度增幅随路面宽度的增加而降低, 退水时间随路面宽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比于行车道, 硬路肩路面径流的退水时间延长约20%;较大的坡度组合(横坡为3%, 纵坡为2%) 有利于排水; 当采用集中排水时, 路缘石的阻拦使路侧产生壅水, 壅水区宽度为6~8 m, 壅水区范围占路面宽度的比例随路面宽度的增加而逐渐缩小, 非壅水区内的路面径流深度变化与漫排水条件下基本相同; 为保证行车安全, 可通过改变路面坡度来减少路面径流的汇流时间; 路缘石对路面径流的阻拦效应明显, 在排水设计中应合理设置路缘石高度与开口间隔, 避免行车道出现壅水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人工检测斜拉桥拉索表面缺陷速度慢、安全性低,传统图像处理方法鲁棒性差、易受环境影响等问题,利用全景成像实现斜拉桥拉索表面缺陷检测。采用PVC管模拟拉索表面,构造孔洞、缝隙、损伤三种常见表面缺陷;四个摄像头获取拉索表面全景图像,无线图像传输设备将数据传送至计算机,通过图像掩膜去除背景并搭建缺陷数据集;利用YOLOX网络训练数据集并在测试集上实验。结果表明:YOLOX网络的均精确度(mAP)为92.77%,帧率(FPS)为18,检测结果均优于其它主流目标检测方法,可实现拉索表面缺陷实时精确检测。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上风电场的开发逐步走向深海,对风电运维模式要求也愈发严格。本文提出以风电运维平台为中转站运维模式设计的一种菱形风电运维平台。在舷侧结构在浮式风电运维生活平台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平台浮体提出2种结构方案,运用SESAM中Genie模块建立菱形平台有限元模型,确定边界条件和约束,施加环境载荷,对这2种结构方案在各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对比校核,最终得到结构强度满足要求且运维效率更高更安全可靠的平台结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对新一代内燃机车、柴油机及电气设备提出的技术要求,同时简要叙述目前内燃机车的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