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50篇
综合类   102篇
水路运输   88篇
铁路运输   113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以高速铁路隧道内接触网为研究对象,建立列车-隧道结构-接触网系统-空气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分析高速铁路隧道内列车风荷载下接触网系统的振动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列车风荷载作用下接触网系统振型主要表现为,以沿着隧道纵向的前后摆动为主,左右摆动和扭转为辅;接触网系统的动位移和加速度的振动时间与振幅均与列车风相一致,即在列车风出现时接触网开始出现振动,车头达到时风速开始加大,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同步增大,在车尾经过时达到最大值,各方向分量的振动幅度大小顺序为:纵向分量横向分量竖向分量;衬砌的振动响应特性与接触网类似,但动位移的主频和振幅相对较少。研究结果可为高速铁路隧道内接触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以太真隧道工程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技术,针对隧道进洞施工过程中的边仰坡滑塌机理、处治措施以及二次进洞技术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软弱地层条件下,强降雨是诱发依托工程边仰坡滑塌的主要原因。雨水下渗弱化岩土体强度,在隧道进洞施工扰动下,形成贯通性塑性带,进而导致山体大范围坍塌。综合考虑滑塌体本身的稳定性以及隧道再次进洞施工的扰动影响,系统性地提出边仰坡处治以及隧道二次进洞方案,包括:适度清除坍塌体、局部刷方减重+抗滑桩、锚索(杆)加固以及反压回填的边仰坡防护措施;基坑明洞法穿越坍塌体、浅埋暗挖法(加强支护结构和采用双侧壁导坑开挖法)穿越塌方影响段的隧道二次进洞施工技术。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均表明,经综合处治后的边仰坡在隧道二次进洞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上述方案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3.
114.
隧道衬砌结构体系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隧道二次衬砌结构,从其在围岩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出发,建立了衬砌结构的串并联体系,由此确定其体系失效模式,进而以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法为基础,充分考虑材料性能参数、几何尺寸、围岩弹性抗力系数及荷载等的随机性影响,采用区间估计的"宽界限法"对隧道衬砌结构的体系可靠度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一典型工程实例对隧道结构体系的可靠指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尽管隧道衬砌结构存在局部截面的可靠指标较小,但其体系可靠指标仍较高,整个隧道衬砌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15.
泊松曲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沉降预测方法,但是在工程实际中观测的数据很难满足其等时空距数据条件的要求。采用最小二乘法与Lagrange二次插值法将非等时空距数据转化成等时空距数据,拓展了泊松曲线法的应用范围。文中以某高速公路试验段沉降观测数据为例,建立了沉降量泊松曲线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6.
龙井隧道是忠万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地质复杂,围岩变形速度快、持续时间长,最终变形量大。通过对龙井隧道围岩变形量测资料和掌子面地质素描的比较分析后发现,掌子面有软弱夹层分布时,其变形破坏程度较严重。文章根据龙井隧道开挖以来变形破坏程度最严重的泥灰岩段软弱夹层和围岩的典型组合结构,利用岩石三轴试验仪,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设计了包含软弱夹层的层状岩体试样,根据试样变形破坏特征来解释大变形段围岩变形破坏发展演化过程,根据夹层与围岩的组合结构,建立夹层-围岩的受力模型,借此解释夹层引发围岩大变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7.
建立了某SRV发动机罩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SC.Nastran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该发动机罩的自由模态,得到了其各阶振动频率和振型.与路面激励频率、发动机激励频率、白车身固有频率进行了对比,指出了其中可能存在共振的频率,并提出了以壳单元厚度为变量、1阶和3阶固有频率为约束条件、系统质量最轻为优化目标的频率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发动机罩前3阶固有频率能有效地避开共振频率  相似文献   
118.
雷明锋  彭立敏  吴祖标 《公路工程》2008,33(2):71-73,125
隧道洞口山体是隧道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隧道工程灾害(如塌方、冒顶等)的频发地段,对其进行定量的观测研究和预报是防止灾害发生的重要措施。基于等维灰数递补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了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对洞口山体沉降进行了预测和模拟,以判定洞口山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等维灰数递补数据处理技术充分利用了系统响应的最新信息,降低了预测系统的灰度,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可靠,与常规灰色预测模型相比该法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9.
龚涛 《交通标准化》2014,(7):104-106,109
沥青混凝土桥面裂缝是公路桥梁的常见病害之一,若对其不加以重视,将对公路桥梁质量产生严重危害.针对沥青混凝土桥面裂缝产生的内因与外因,提出了轻度、中度和重度裂缝的处治对策,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施工前、施工过程中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0.
以某新型新能源悬挂式空铁列车为例,对悬挂式空铁列车车体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阐述了车体各部件的制造工艺过程及整车体制造工艺,对车体制造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后续项目的执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