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1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精确计算串联橡胶垫的高圆钢弹簧各向刚度参数,现以出口斯里兰卡内燃动车组动力车转向架二系悬挂元件为例,运用有限元法对橡胶垫与高圆弹簧串联系统的各向刚度进行分析,将该分析结果与公式法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并且对串联系统的横向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串联系统的倾覆稳定性的工作值小于临界值,且通过横向大位移稳定性试验和列车线路运行试验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马利军  池茂儒  张雄飞 《铁道车辆》2011,49(4):5-7,34,47
以CRH2—300型高速动车组为例,建立了流固耦合模型,分析了列车交会过程中车间减振器和空气弹簧横向跨距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车间减振器和增大空气弹簧横向跨距对改善列车交会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为了保证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安装车间耦合减振器和适当增加二系侧滚角刚度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城际动车组系列转向架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既有动车组转向架成熟技术体系,搭建了140~250 km/h城际动车组转向架平台,完成承载部件的强度计算和试验、转向架动力学性能仿真和试验,满足UIC标准要求,可实现快速定制系列转向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磁波相位测距技术可以开发适用于小范围使用的局域定位系统,从而实现屏蔽工程的实时监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枢纽后,上游来流量受拦河坝拦截,下泄流量受泄水闸调控,尾水量对电站下游的航道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裁弯取直河道上修建枢纽,虽然能产生较大水头,获得发电效益,但削减航道里程,导致较大沿程比降,对航行产生不利影响。针对遥田水电站下游裁弯取直后航道距离较短,产生流态急、乱,流速过大,碍航明显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航道整治方案,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对方案进行验证,同时对电站调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工程方案结合电站调度可缓解尾水航道通航难的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16.
马利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73-174,M0019
用粗骨料替代部分水泥、砂浆等高成本材料是超高性能混凝土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梳理与分析近年来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当选择玄武岩材质、粒径尺寸在5~10 mm和5~15 mm以及体积掺量在一定范围内的粗骨料时,能够改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弯曲韧性等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满足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要求的浮力块的使用条件和技术要求;根据各类浮力块的组成和工艺性能,提出了浮力块的粘接、机加工和表面处理、以及安装工艺。由于潜水器的载体框架是由钛合金焊接而成,而浮力块是由浮力材料毛坯粘接并经过数控机床加工而成,这样在载体框架和浮力块中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造成了加工精度的不相称,从而导致浮力块安装时二者之间不匹配的矛盾。通过对载体框架和浮力块装配尺寸链的分析和计算,采用极值互换法,成功地解决了浮力块在载体框架上的安装难题,满足了潜水器的安装技术要求。所获得的经验和工艺参数将为深海水下机器人浮力块加工和安装提供依据,为编制我国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入级和建造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整车气密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关门导致的突增压力会导致人耳不适。为揭示关门耳压感的内在机理,提高整车关门舒适性,对某款汽车关门内流场压力变化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9.
20.
在预应力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检测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检测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锚环、夹片洛氏硬度的检测方法、静载锚固试验方法,锚夹具的硬度、钢绞线、试验设备、试验环境等对预应力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供生产单位、施工单位及中心试验室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