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73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14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61.
目的 研究用复合人工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 建立双侧股骨头内骨缺损模型 ,并分为 4组 :bBMP 胶原 珊瑚复合人工骨组 (5侧 )、肌骨瓣组 (5侧 )、单纯珊瑚组 (4侧 )、对照组 (1 4侧 ,为以上各组的对侧 )。造模及植入后定时行X线、核素骨显像、MRI及CT检查。结果 ①核素骨显像示 :6周及 1 2周 ,Ⅰ组股骨头核素摄取量静态相头 /干比升高 ,但血流相及血池相不升高。②MRI:1 0周示Ⅰ组骨缺损内多量新生骨形成 ,Ⅳ组骨缺损内囊腔中为脂肪性信号 ,周围为低信号的硬化带。③拍片及CT示 :1 4~ 1 6周 ,Ⅰ组骨缺损大多完全闭合 ,珊瑚已吸收 ,其余各组骨缺损部分残留 ,Ⅳ组骨缺损囊壁硬化带形成。结论 该复合人工骨有较强的传导成骨及诱导成骨作用 ,是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良好移植材料 ,但它不能改善缺血坏死股骨头的血供。  相似文献   
162.
信息技术和网络中心战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舰船平台电磁仿真技术必须向数字化、全息化、交互化和智能化发展。本文针对舰船平台特有的复杂、隐藏和随变等电磁特性,论述了舰船平台电磁仿真技术的特点和构成,并对其技术体系进行了分析,面向未来战争对舰船电磁优化设计和全寿命期保障需求,论述了舰船平台数字化电磁仿真技术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技术体系发展思路。旨在为本技术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3.
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具有点多、面广、施工难度大、各专业协同要求高的特点。当前航电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尚未集成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通航安全问题分析功能,存在建设管理单一化、智能化水平低等问题。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可视化等新一代感知与分析技术,以数据融合驱动为主要推手,通过B/S+C/S双架构开发一套航电枢纽工程智能指挥平台。依托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通过对施工多阶段、全过程的施工生产与航运数据的高效集成及智能指挥平台的可视化智能分析,构建航电枢纽工程智能建设指挥体系,实现对航电枢纽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和通航的综合管理。信息的跨平台高效、流畅交互查询和智能分析展示,有效提升了航电枢纽工程建造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4.
基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非对称DD线圈与LCC-SP拓扑,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磁芯结构,以解决发射端磁芯的非均匀磁通所导致的磁芯高磁损耗与低利用率问题。首先,针对参考线圈组建立了其等效电路模型与等效磁路模型,分别为磁芯损耗的剥离计算与磁芯结构的排布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提出磁芯磁通均匀性的评价指标CV(B),并建立了其与磁芯损耗及磁芯体积的定量关系,为磁芯优化提供了优化方向及优化边界。然后,基于线圈组等效模型提出了新型发射端磁芯结构,并对其关键结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期减小优化变量复杂度。最后,以最大耦合系数与最小均匀系数作为优化目标,采用COMSOL与Matlab联合仿真完成了基于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新型磁芯结构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磁芯利用率及效率得到改善,优化磁芯体积仅占原参考磁芯的60%,线圈传输效率提升至98.117%,磁芯损耗减小约10 W,证明了所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