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45篇
综合类   76篇
水路运输   35篇
铁路运输   31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针对长锚索-短锚杆联合加固高陡边坡方案优化研究,提出了位移安全储备度这一新概念,并引入经济学中性价比即效益与消耗之比作为优化指标.基于上述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评价体系,并给出了优化公式.  相似文献   
82.
针对现有基于车轴温度固定阈值的故障检测系统适应性差且误报率、漏报率高的问题, 综合考虑列车速度、环境温度与运行工况等因素对轴温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高速列车轴温动态阈值预测模型; 考虑高速列车在不同运行工况下轴温变化的差异特征, 将列车运行状态分为加速、匀速和减速3个阶段, 并针对每个阶段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分析列车速度、环境温度、荷载等原始监测数据以及各阶段运行时间、初始轴温等衍生数据与轴温的相关程度; 提取与轴温变化密切相关的因素, 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针对列车的3个运行阶段, 分别建立基于原始监测数据的轴温动态阈值预测模型和基于原始监测数据与衍生数据的改进轴温动态阈值预测模型, 并采用F检验方法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基于中国高速列车实测轴温数据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列车在加速、匀速与减速3个阶段中, 轴温真实值与改进轴温动态阈值预测模型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4.1%和3.3%;相对于基于原始监测数据的轴温动态阈值预测模型, 3个阶段中改进轴温动态阈值预测模型的预测精确度分别提高了79.8%、64.3%和65.6%;改进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大于0.99, 显著性概率小于0.05, 表明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83.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类损坏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类损坏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4.
提出了一种交流牵引网谐波治理地面方案,通过有源滤波装置和无源滤波装置分别滤除牵引网的低次和高次谐波电流,同时还兼有对牵引网进行无功功率补偿的功能。对利用该方案研制的地面谐波治理装置进行了测试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其治理牵引网谐波及无功功率效果良好,可有效消除车网谐振风险。  相似文献   
85.
平面交叉口是交通系统中极易发生拥堵的地方,运用先进的仿真软件VISSIM对交叉口进行改善设计具有较强的优势。文章在分析VIS-SIM仿真软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平面交叉口的改善方法,并以兰州市建宁路与宝石花路交叉口为例进行了交叉口改善与仿真分析。研究结论对城市平面交叉口改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6.
87.
为了解决含皱折类缺陷船用气瓶后续使用问题,以含裂纹缺陷结构强度理论研究为基础,对船用气瓶制造过程中出现的皱折缺陷进行合理化表征,运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含皱折缺陷船用气瓶进行安全评价和剩余寿命预测,获得了保证气瓶安全使用的皱折临界尺寸,并通过人工预制皱折疲劳试验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当初始皱折深度≤5mm,船用气瓶可安全使用至下一周期。  相似文献   
88.
含裂纹船用气瓶安全评价及剩余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用气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疲劳失效问题,开展含裂纹气瓶安全评价及剩余寿命预测研究,通过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得到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公式。对3种典型尺寸表面裂纹进行理论计算,获得船用气瓶安全评定结果和临界裂纹尺寸,并通过3种人工预制裂纹疲劳试验和安全评价验证理论公式的合理性。评定结果表明:当初始裂纹深度[a]≤1.5 mm,长度[2c]≤10 mm时,船用气瓶可安全使用至下一周期。  相似文献   
89.
既有线提速200 km/h平纵断面技术标准研究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线提速200 km/h级的线路平纵断面技术标准,是我国整个提速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标准是关系到能否充分利用既有基础设施以及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旅客乘坐舒适的重要因素。通过追踪研究国内外既有线提速相关技术,结合中国既有线实际情况,采用综合理论分析研究的方法,提出了适应我国旅客列车运行速度200 km/h级、货物列车运行速度120 km/h和25t轴重双层集装箱运输的既有客货共线铁路改造工程的线路平纵断面技术标准体系。通过一系列200~250 km/h实车提速综合试验和提速交会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既有线提速200 km/h级的线路平纵断面技术标准体系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90.
刁端信 《船舶》2012,23(1):26-28
舰船上舰炮的安装,不仅要发挥舰炮的最大作战效能,同时也要确保舰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对舰炮停射提前角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过程进行分析,以假设舰炮为例进行提前角的计算,讨论提前角对射界的影响,并论述其与机械环位角、电气限位角之间的关系,对舰船、舰炮等武器发射装置确定射界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