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1篇
  免费   211篇
公路运输   701篇
综合类   874篇
水路运输   706篇
铁路运输   466篇
综合运输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极限状态响应面法分析结构可靠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响应面方法由于逼近的是功能函数而非极限状态方程,因而精度有时不高。为克服此不足,提出一种极限状态响应面法。该方法利用位于极限状态曲面上的样本点来重构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因而模拟出的极限状态曲面精度较高。由此提出一种算法,通过逐步修正求解得到的设计点以实现在设计点附近较高精度地逼近结构真实极限状态方程。该方法同时克服了重构极限承载力曲面方法不能适用多个荷载随机变量的缺点。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适用范围广,而且所需样本点数量少。  相似文献   
112.
分析了全液压推土机行走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电控系统的性能要求。介绍了PLC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具体应用,以SIEMENSS7-300系列PLC为核心器件,进行了全液压推土机行驶控制器的硬件系统设计,并完成了相应的软件编程。将PLC引入工程机械控制系统中,为牵引机械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3.
人工神经网络在路堤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人工神经网络法为主,研究了多因素条件下的沉降预测问题,同时与浅岗法和S型曲线法这2种在近几年推广应用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方法预测的最终沉降大体相近,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的沉降较大(同时更接近实测值);S型曲线法较小;浅岗法居中。由于神经网络是用实测数据直接建模,少了人为干扰因素,并且偏大的数值对工程来说是偏于安全的,所以选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沉降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4.
文章结合郁江西竹坑口经常出现淤积泥砂而防碍航行的问题,分析出现淤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5.
文章针对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公路平面设计特点,介绍利用小计算器确定平曲线的平面设计方法,为提高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的工作效率及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6.
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的改善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运营阶段连续下坡路段事故特征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国内外典型连续下坡路段安全改造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改善措施。道路管理部门可以合理运用这些措施,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17.
冷却水温度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柴油机工作时,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能,气缸内温度高达1800~2000℃,燃烧热能只有40%左右被转变为机械能,用于驱动汽车行驶,而20%~30%的热能被冷却水带走,并散发到大气中。因此必须对柴油发动机进行冷却,以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中工作,使发动机具备较高的经济性、动力性和工  相似文献   
118.
用一维不可压缩、非稳态管内流动模型描述公路隧道气流流动与浓度分布,并结合实际的越江隧道,对各种工况下隧道内空气流动状况和污染物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19.
“完整街道”、“街道设计”等城市道路改造设计理念开始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旧改等实际工程项目。然而,街道设计理念与传统的设计习惯、道路管理模式及使用者的接受程度,依然在现实应用以及工程实施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以深圳市罗湖区道路设施品质提升工程和深圳市罗湖区精品示范路工程两个项目为工程背景,分别从宏观的街道空间改造和部分微观细节设计两个角度,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优化处置方案,为后续工程实践以及相关街道设计导则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0.
山岭重丘区选线受地形、水文地质、路线交叉、公铁交叉等多种因素制约,线位的优劣是制约经济、合理、可行的重要因素。背景为山西省晋城市G207线过境段公路改线工程,结合项目选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本次选线的几点原则,通过不同线位的比较,最终确定较为合理、经济的线位,对类似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