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69篇
公路运输   302篇
综合类   412篇
水路运输   194篇
铁路运输   126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41.
本文通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成本管理效能监察,探讨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有效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使之与企业中心工作有机结合,围绕"效能链"形成"大监察"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942.
关坤 《汽车科技》2020,(1):55-61
介绍了双离合变速箱在乘用车应用中NVH、驾驶性主、客观评价方法,以及通过主、客观评价的综合应用,有效分析、改善NVH和驾驶性问题。  相似文献   
943.
介绍了ITS智能运输系统的起源及其在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现状 ,着重论述了ITS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944.
对交通部近期颁布的《加快船员队伍发展的十大措施》的出台背景、措施内容及影响等进行详细解读,并结合航海教育实践,提出加快船员队伍发展、建设一支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的船员队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45.
946.
为研究砂黏复合地层中复合比与盾构掘进参数之间的规律,依托石家庄地铁1号线白留区间隧道工程,基于现场盾构掘进试验,通过对盾构原始掘进参数的二次转换,建立标准推力-标准转矩特征空间,并对传统盾构掘进速率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 1)正常掘进状态下,标准推力和标准转矩成对数关系,随着复合比的降低,标准推力和标准转矩增加; 2)根据参数点在特征平面的分布和对应的施工状态,将特征平面划分为Ⅰ区(正常掘进区)、Ⅱ区(转矩偏大区)和Ⅲ区(推力偏大区),并依据复合比的不同,将正常掘进区进一步划分为Ⅰ1、Ⅰ2、Ⅰ3、Ⅰ4区; 3)基于标准推力和标准转矩,建立适用于砂黏复合地层的掘进速率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47.
ETC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是高速公路ETC管理的基础,准确的交通流量预测为交通枢纽管理方案设计与ETC车道的建设规划等提供指导.目前关于短时交通流量的研究很多,但多数是以数学表达式的形式进行模型表示,很难进行准确的趋势描述.本文基于多维时间序列的ETC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考虑了法定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和天气等外界因素对ETC交通流量的影响,并结合某地尾号限行的特殊性,考虑"周几"因素,以某高速公路ETC车道交通流量数据为基础,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结果总体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8.10%,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48.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6):627-635
针对目前我国隧道衬砌出现的充填不密实、背后存在空洞、局部厚度不足、存在潜在的初期开裂等问题,而有关衬砌混凝土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大家好像习以为常。介绍日本采用的中流动性衬砌混凝土,介绍其基本观点、特征、决定其配比的基准、设计基准强度、施工、现场试验、现场应用及应用效果等,以引起大家的关注。提出对传统的方法要针对问题逐步改善,也要结合隧道衬砌混凝土的特点,研究开发适用于隧道衬砌性能、能够消除可能存在潜在缺陷的衬砌混凝土。  相似文献   
949.
分析我国隧道锚杆支护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没有实现商品化; 2)多采用注浆式锚杆,没有针对不同的围岩条件采用不同的锚杆; 3)不设垫板的锚杆比比皆是; 4)锚杆功能单一; 5)锚杆施工管理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 1)重申了锚杆的功能; 2)认为要实现锚杆的商品化,首先要求锚杆规格标准化,生产工厂化,介绍了英国的《锚杆技术标准》,指出我国也应着手编写《锚杆行业标准》,以利于锚杆商品化的实现,或者以一条新铁路线或以企业为试点设置锚杆制备厂; 3)着重介绍了提高锚杆支护功能的措施--提高附着刚性和剪切刚性、提高锚固材料的充填饱满度、强化锚杆施工管理; 4)介绍了几种新型锚杆的构造、规格、功能、优点、适用条件等,包括摩擦式锚杆(ZAM膨胀型锚杆、高承载力摩擦式锚杆、具有排水效果和注浆功能的锚杆)和纤维锚杆; 5)介绍了发光型简易锚杆轴力计,并将其与通常的轴力量测进行对比,结果大致吻合。最后指出,锚杆的首要问题是加快工厂化(商业化)进程,编制了行业标准; 提高锚杆支护效果要在锚固材料和围岩2方面下功夫; 针对性地加强对摩擦式锚杆的研究及锚杆充填率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应提到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950.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8):887-896
阐述开挖断面早期闭合的概念,指出: 1)开挖断面早期闭合是针对不良围岩的对策; 2)围岩越差,要求闭合的时间、距离越短; 3)开挖断面分部越多,闭合距离越长,对控制变形不利; 4)开挖断面的早期闭合是指初期支护的闭合,而不是指二次衬砌的闭合。介绍了日本隧道早期闭合仰拱设置方法分类。认为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实现早期闭合,但还没有做到,这需要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缩短单项作业时间才能做到。日本采用的开挖断面早期闭合工法已经标准化,介绍其标准模式及开挖断面早期闭合模式的内涵。通过对日本采用早期闭合工法隧道的实例统计分析,将隧道围岩早期闭合模式划分为5种,归纳了采用早期闭合工法的理由,统计了哪些围岩条件需采用早期闭合工法,并介绍了开挖断面早期闭合隧道的构造参数,以及开挖断面早期闭合隧道的施工方法。以日本七尾公路隧道为例,详细阐述全断面早期闭合施工的管理方法,包括全断面早期闭合的管理项目,最终位移值的管理基准值和初期位移速度的管理基准值及如何确定,全断面早期闭合模式的基准及如何根据施工实际进行修正。从国内外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实例,特别是开挖断面早期闭合的实例中,总结软弱围岩隧道大断面施工技术的基本经验。最后指出把掌子面前方围岩的补强与掌子面后方开挖断面早期闭合结合在一起,在有水的条件下,再把掌子面前方围岩的超前钻孔预测组合在一起,是解决不良围岩隧道施工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