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0篇
  免费   100篇
公路运输   1069篇
综合类   920篇
水路运输   1061篇
铁路运输   629篇
综合运输   1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21.
首先从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基本属性、运行特征等方面对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内在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应参与商业化运行。接着,对可在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中发挥作用的政府行为进行了分类研究,并根据武汉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政府在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2.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基本原理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某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说明其实用性,为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的评判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3.
双洞6车道连拱隧道由于跨度大,断面扁平率小,施工工序复杂,隧道围岩在施工期间经历多次扰动,故使其受力条件极为复杂,施工过程中围岩与结构的受力特征与双洞4车道连拱隧道或分离式隧道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双洞6车道连拱隧道洞口软弱围岩段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其施工过程中围岩与结构的应力、位移、屈服接近度等发展规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地下互通式立交隧道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厦门市机场路一期工程中的万石山地下互通式立交为目前我国第1座大型暗挖地下互通式立交,结构种类繁多,施工工序复杂,既有平面分岔结构,又有上下交叉结构.通过分段扩大的方式实现平面分岔功能,从大跨结构到不对称连拱结构,到小净距结构,从普通隧道的开挖到既有洞室的改造,此立交覆盖了目前山岭隧道几乎所有的结构型式,创造了单洞25.8 m的开挖跨度,小净距中夹岩仅1.42 m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5.
公路隧道塌方处理施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津蓟高速公路延长线莲花岭隧道左线出口塌方的基本情况及塌方原因分析,阐述了塌方处理施工方案.施工实践表明,该塌方处理施工方案安全、合理、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6.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孔道设置、穿柬、张拉、压浆等关键工序的施工和质量控制.以及千斤顶活塞伸长值的理论计算方法.提出确保桥梁结构物满足规范要求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7.
分析了桥头跳车的原因.介绍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深入探讨了预抛高法处理桥头跳车措施的原理.提出其抛高量的估算是该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8.
影响强夯法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与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强夯加固地基有效加固深度的定义、影响因素、计算方法以及适用范围进行探讨,并对当前强夯加固地基的有效深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对饱和土的渗流进行能量守恒原理分析,提出了可以通过测量几个简单的物理量来确定坝体下游浸润面出逸点处渗透水流的实际流速和水力坡降。  相似文献   
130.
考虑群桩基础间土的分层、桩对土的“加筋效应”及桩与桩相互作用情况下的剪切变形传递法用于计算桥梁群桩基础沉降,并将计算结果与规范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