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77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77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跨江大桥跨径较大,桥位风速较高,抗风问题至关重要。随着桥梁造型逐渐复杂,规范中一般公式无法适用其抗风计算,因此针对某主跨为238 m的跨江空间曲塔斜拉桥的抗风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利用虚拟风洞试验技术获取了主梁的静气动力系数、气动导数以及桥塔分段的模拟风荷载;利用三维颤振稳定性分析方法检验了主梁颤振性能;对主梁的涡激共振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风攻角下的振幅-风速曲线;分析了结构静风荷载下的位移响应。结果表明,该桥主体结构的抗风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82.
对称结构大量的存在于实际工程中.对对称结构的力学分析通常都可采用相应的简化模型进行计算.在静力结构问题对称特性方面,已经进行了严格的证明并得出了完整的理论和结果.并已经被广泛应用.对对称结构动力分析中的若干性质虽也有些结论,但并不是普遍性的.这里利用数学物理方法,证明了对一般对称结构(包括由离散方法建立的对称力学模型),振型应该具有的一般性质.在对对称结构进行动力分析时利用对称结构本身的振型特性,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283.
研究了一类由Dullin,Gottwald和Holm提出的新的含线性和非线性色散项的完全可积型浅水波方程(称为Dullin-Gottwald-Holm方程)的反散射问题。首先利用反散射方法建立了DGH方程的反散射方程以及一系列求解方程,并且给出了解的一般形式,然后利用散射数据以参数形式给出了DGH方程的1-孤子解,最后画出了几个取特殊值时解的侧面图。  相似文献   
284.
随着岛礁工程建设的发展,长周期波浪在岛礁地形上变形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马尔代夫机场岛近岸礁盘地形为研究背景,通过格林法则、椭圆余弦波等理论方法对波浪浅水变形进行计算,利用断面物理模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开展岛礁地形的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长周期波浪在岛礁地形上的变形,分析岛礁地形上的波高增大系数。  相似文献   
285.
从电弧焊技术、埋弧焊技术、气体保护焊技术、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技术和激光焊技术等方面,对比中厚度船用钢各种焊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基础。研究发现,基于船用钢材料本身的裂纹敏感性和焊接厚度的增加,中厚度船用钢焊接技术应向激光-电弧复合焊发展,以解决现有焊接技术的焊接难点。  相似文献   
286.
针对深水大流速工况下块石抛填石料落点偏移大、精度不易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深水块石抛填船的研发。采用格栅U型口溜槽及框架式行走台车设计形式,确保块石在大流速工况下不被冲散,减少了石料浪费。抛填面验收结果显示块石抛填合格率超过90%,实现了高精度定点抛填作业。  相似文献   
287.
结合广船国际有限公司龙穴厂区水平船台项目的实践,论述大型船舶在水平船台建造并采用组合台车运输至半潜船的移船、下水系统设计。优化船台建造工艺,自创台架结合台车的支承模式,为台车区域分组、自动均载、船舶总段三维对接等提供实施条件,提高了移船、下水作业的安全性。与滑道-滑靴滑移或者模块车滚装下水方式相比,移船、下水方式综合二者优势,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可作为大型船舶或类似自重较大且系列化产品的优选出运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8.
曹慧江  居尧  车军 《水运工程》2017,(11):58-63
长江口深水航道是大型海船进出上海港主要港区和长江下游主要港口的重要航道。随着大型集装箱、邮轮、散货船在北槽深水航道有限的宽度内通航矛盾日益突出,对深水航道的稳定运行与上海港的日常运营造成极大的影响。在分析长江口现有通航船舶特点及矛盾焦点的基础上,结合长江口航道资源分析,探讨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边坡进行超宽船舶交会的可行性及其优势,并提出相关实施措施。该方案是提高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资源利用率,贯彻落实供给侧改革,适应"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两个重大国家战略、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