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9篇
  免费   141篇
公路运输   857篇
综合类   777篇
水路运输   766篇
铁路运输   551篇
综合运输   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给定铁路客运站站形布局和列车运行图的前提下,研究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问题。过站径路由列车的接车作业进路、占用的到发线和发车作业进路拼接而成。以旅客列车的接发车作业进路为决策,以道岔和到发线占用相容性为约束,以最大化接发车作业进路效用和到发线运用效用为优化目标,建立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的0-1规划模型。设计基于极大列车过站径路方案k剔除邻域系的模拟退火算法。以某客运站为例验证该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模型对实际问题的描述准确,算法效率较高,适用于求解大规模铁路客运站旅客列车过站径路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32.
基于混杂系统理论,建立了升压型开关变换器的混杂自动机模型,使得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简化为混杂自动机模型的边界选择问题。与传统的状态空间平均法和电路平均法相比,该模型中没有任何假设和线性近似,建模精度高,可以对电力电子电路进行更好的分析与控制。根据开关变换器电感最小电流与输出电流的比较,将电感电流连续模式细分为完全电感供能模式和不完全电感供能模式两种子模式,提出一种新的混杂控制策略,应用电路理论方法给出了理想变换器和考虑输出电容寄生电阻的混杂控制边界的综合方法和计算公式。数值结果和分析表明了混杂建模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识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控制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锡、噪声等。除电动葫芦机噪声点强度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为严重危害项目,其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4.
停车防溜顶是以液压油和弹性体为介质,安装在钢轨上,通过滑动油缸帽头与车轮接触,对车辆起制动、停车和防溜作用的装置。简要说明TB/T3162.2—2007《铁道车辆停车防溜装置第2部分:停车防溜顶》中的技术指标、使用要求等。  相似文献   
35.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站场设计标准与常规铁路站场有很大区别,站场岔后曲线应满足较高的列车通过速度,以满足站场接发列车能力.本文采用车线动力分析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站场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对行车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站场岔后曲线参数合理取值,为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根据舒适度条件,给出了不同通过速度条件下岔后曲线半径与超高匹配关系,以及不同岔后曲线半径条件下缓和曲线长度取值;对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优化研究表明:通过岔后曲线夹直线长度应尽量避免取夹直线上车辆第一周期峰值衰减距离与定距之和,对于1200 m曲线,其夹直线不宜选取30 m;岔后缓和曲线长度超过50 m时,对车辆舒适性的改善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一起DF4型机车因喷油泵出油阀接头断裂引起的着火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了接头断裂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7.
城市交通枢纽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通节点和城市交通两个层面上。在交通节点层面上,表现为利用枢纽的高交通可达性,通过对枢纽地区土地利用的规划,使枢纽类型与其周边土地利用性质相匹配,最终达到改善和优化城市总体空间结构的目的;在城市交通层面上,表现为交通枢纽利用其对交通系统的整合作用,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和决定作用,进而达到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38.
转向架状态监测一直是客车行车安全监测系统中的重点监测对象,对保障旅客列车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转向架状态也是监测工作中的难点,转向架的内部结构与列车运行环境的多样性造成了其动力学性能特征复杂,难以用同一标准的参数限定值来判断其性能优差。利用绝对评判与相对评判方法结合,对转向架性能采用整列车横向对比和单车历史对比的方式,直观有效的分析了转向架运行的振动情况和性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9.
城际铁路既具有普通铁路的运营特点,又具有公交化运营特点,在一些城市还需与地铁实现同台无障碍换乘。通过对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票务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城际铁路票务系统票制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0.
地铁头车车体耐撞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外有关轨道车辆耐撞性评估的准则、标准,提出评估地铁头车车体耐撞性的碰撞场景设计与条件,即:满载车辆以25km/h的初速度对撞同类型保持静止状态的头车时,车体及吸能结构所吸收的碰撞能量不小于1MJ,头车车体变形不大于100mm。同时,建立某型地铁头车车体对撞有限元模型,处理接触问题及边界条件,实现240ms碰撞过程的数值仿真,并分析车体的速度、加速度、变形、能量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关键参数的仿真分析,评估地铁头车车体的耐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