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1篇
  免费   422篇
公路运输   2166篇
综合类   2317篇
水路运输   1986篇
铁路运输   1243篇
综合运输   2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471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645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卢恒荣  徐红明 《中国修船》2005,(5):12-13,16
文章结合柴油机曲轴的工作条件,对某轮副机曲轴断裂事故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事故的原因对柴油机曲轴的日常维护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2.
通过青竹湖桥成桥静载试验研究,验证18m、2 0m、30m空心板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其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43.
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土—结相互作用的动力有限元法,引入无长度的3自由度弹簧单元模拟纵向螺栓接头,分析行波波长、地基刚度与阻尼对盾构法隧道纵向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行波从水平方向输入时有突变弯矩产生,突变弯矩随波长和阻尼的增大而减小,而地基刚度系数对突变弯矩的影响相对较小;行波作用下,产生的接头最大轴力及最大弯矩值均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而地基刚度系数及阻尼系数取值对最大弯矩值的影响较小。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设计计算中要重视输入地震动参数的选择,且取较小的阻尼系数。  相似文献   
44.
铁路数字信号电缆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S-RW铁路数字信号电缆自动测试系统是对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的电气性能参数进行自动测试的高精度专用测试设备.介绍了其测试原理、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并通过与标准件及专用测试仪器的比对实验验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5.
近两年来,我段运用的DF4型内燃机车多次发生柴油机自然停机故障,尤其出现在长大上坡道上,给乘务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严重时引起机破事故,而造成运输混乱。1故障原因①电器元件及电线路不良,表现为4ZJ线圈电路、CS及DLS不良。②柴油机活塞裂、活塞环磨损或断裂,引起曲轴箱内压力升  相似文献   
46.
阐述了铁路客车轴箱分解机技术参数、结构、性能特点,重点介绍了液压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集装箱长平车车体的方案设计;简述了集装箱长平车车体设计参数的确定和装运集装箱的工况;阐述了该车的主要结构;并详细介绍了车体静强度和刚度试验情况,分析了该车的强度.  相似文献   
48.
黄彬 《水运工程》2006,(6):77-80
通过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0#、11#泊位煤堆场高能量强夯加固地基试验分析,证明高能量强夯法用于沿海厚填石(土)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效果明显、工艺简单、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比跨度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用不同方法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的适宜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弯加固方面,碳纤维加固更适合于原结构高度较小、配筋较少、荷载变化不大的构件;对于梁高大、配筋多、活载作用大的桥梁,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梁,因新增碳纤维的面积远远小于实体梁面积,加固后构件的刚度,钢筋应力的改善有限,其加固的效果不如预应力加固。采用黏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基本无法提高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但在梁体开裂后,碳纤维对梁体的裂缝发展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50.
介绍以PCT-III型过程控制设备为对象,以Matlab和组态王软件为平台,实现在线多步温度预测控制实验。用Matlab来完成复杂的算法的计算任务,用组态王工控软件实现友好的用户界面。二者通过DDE协议进行数据交换。把多步预测控制这种先进的控制算法方便地应用到工业控制当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