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9篇
  免费   224篇
公路运输   742篇
综合类   906篇
水路运输   713篇
铁路运输   499篇
综合运输   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人工神经网络在路堤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人工神经网络法为主,研究了多因素条件下的沉降预测问题,同时与浅岗法和S型曲线法这2种在近几年推广应用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方法预测的最终沉降大体相近,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的沉降较大(同时更接近实测值);S型曲线法较小;浅岗法居中。由于神经网络是用实测数据直接建模,少了人为干扰因素,并且偏大的数值对工程来说是偏于安全的,所以选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沉降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2.
文章结合郁江西竹坑口经常出现淤积泥砂而防碍航行的问题,分析出现淤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文章针对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公路平面设计特点,介绍利用小计算器确定平曲线的平面设计方法,为提高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的工作效率及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的改善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运营阶段连续下坡路段事故特征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国内外典型连续下坡路段安全改造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改善措施。道路管理部门可以合理运用这些措施,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05.
冷却水温度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柴油机工作时,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能,气缸内温度高达1800~2000℃,燃烧热能只有40%左右被转变为机械能,用于驱动汽车行驶,而20%~30%的热能被冷却水带走,并散发到大气中。因此必须对柴油发动机进行冷却,以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中工作,使发动机具备较高的经济性、动力性和工  相似文献   
106.
轨道视频检查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轨道视频检查系统研究中的一些相关技术,并对ENSCO公司的VSI系统作了简单介绍,为我们研制自己的轨道视频检查系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7.
用一维不可压缩、非稳态管内流动模型描述公路隧道气流流动与浓度分布,并结合实际的越江隧道,对各种工况下隧道内空气流动状况和污染物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08.
“完整街道”、“街道设计”等城市道路改造设计理念开始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旧改等实际工程项目。然而,街道设计理念与传统的设计习惯、道路管理模式及使用者的接受程度,依然在现实应用以及工程实施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以深圳市罗湖区道路设施品质提升工程和深圳市罗湖区精品示范路工程两个项目为工程背景,分别从宏观的街道空间改造和部分微观细节设计两个角度,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优化处置方案,为后续工程实践以及相关街道设计导则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9.
山岭重丘区选线受地形、水文地质、路线交叉、公铁交叉等多种因素制约,线位的优劣是制约经济、合理、可行的重要因素。背景为山西省晋城市G207线过境段公路改线工程,结合项目选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本次选线的几点原则,通过不同线位的比较,最终确定较为合理、经济的线位,对类似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从人、车、路、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对道路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公路设计理念,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增强车辆的安全性能,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道路交通立法、加大交通执法力度,加大科技投入等对策,达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数、减轻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