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为实现铁路运输安全风险定量评价,支撑铁路运输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精准预警,提出基于保护层分析理论的铁路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定义了保护层概念,即铁路运输生产各环节采取的人工或自动检测监测手段;通过风险初始事件固有发生频率和保护层失效频率确定风险发生的频率,并从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行车中断3个方面定量评估风险造成的损失,从而精确计算风险值。以某货运车站道岔故障的风险评估作为示例进行模型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铁路运输安全风险进行量化评价,并保证评价质量。  相似文献   
72.
为提高铁路安全监管大数据利用价值,实现安全管理精细化和辅助决策智能化,研究提出铁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大数据应用技术方案。通过对文本挖掘、关联分析、风险量化评价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安全规律分析、安全状态评价、安全风险预警等安监大数据应用功能。该方案对于铁路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全面、准确地了解安全形势,提升管理智能化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
二灰钢渣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二灰钢渣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3种配比的二灰钢渣混合料抗冻性能、干缩性能、抗冲刷性能试验,并与二灰碎石类集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灰钢渣的抗冻性能优于二灰碎石,而其干缩系数明显小于同配比二灰碎石;配比为5:15:80的二灰钢渣抗冻性能、抗干缩性能、抗冲刷性能均最优.  相似文献   
74.
厦门港刘五店港区岸线规划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厦门港刘五店港区将发展为对台"三通"的重要口岸。文中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岸线方案条件下港区附近水流条件和泥沙回淤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刘五店港区建设对同安湾影响较小,其规划方案是可行的。可为刘五店港区岸线规划布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以武汉市雄楚大街华中师范大学地下通道工程为例,建立了地下通道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CRD法和改进CRD法在控制地表沉降以及衬砌结构内力2个方面的优劣。分析结果表明:改进CRD法相较于CRD法能更加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减弱地表沉降对既有公路及管线的影响;同时采用改进CRD法施工可优化衬砌结构内力,减小衬砌结构的长期荷载。故改进CRD法更适用于武汉三级阶地地下通道的施工。  相似文献   
76.
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详尽的调查分析,对于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帮助指导工程施工具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以提升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完善铁路安全风险控制体系为重点,深入研究安全风险管理内涵,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模型,提出铁路安全风险管控模型。设计了铁路安全风险管控信息系统,规范了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将风险管控与干部履职考核挂钩,促进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系统的研究和运用为加强安全风险防控,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8.
结合纯电磁型磁悬浮和永磁电磁混合型磁悬浮的原理,研究各自斩波器主电路,通过理论分析,研究斩波器单个控制周期以及相对长时间的工作过程,指出PWM(Pulse Modulator Module)占空比对相对长时间内电流变化速度的影响,并推导出稳态电流与PWM占空比的关系式;分析如何选择控制周期的合理值,使斩波器工作在良好状...  相似文献   
79.
一位汽车修理厂的老板向笔者反映,一辆江淮汽车(采用朝阳4102发动机),在修理厂进行发动机总成大修后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该车运行2h-3h后,发动机就出现“咬缸”,但此时发动机温度还低于正常工作温度,且“咬缸”的部位在第1道活塞环上方10mm左右的活塞顶部。该老板已经请教本地专修柴油车技师,都说从没碰到和听说过这样的故障,认为应该是发动机的四配套材料质量有问题。为此,接连换了三个不同厂牌的四配套,但始终没解决这个“咬缸”故障,后来换上原车的活塞,结果还是一样。该车在他的维修厂已经修了1个多星期,但毫无进展。听了他的陈述,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