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139篇
综合类   138篇
水路运输   113篇
铁路运输   85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1 毫秒
481.
舰船气流场品质评估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甲板气流场是载机舰船水线以上船体、上层建筑等的几何外形及布置设计的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它直接影响舰载机的起降安全.但目前还没有系统的舰船气流场品质评估指标.本文基于国内外舰船气流场研究成果,提出舰船气流场品质评估指标,主要包括速度大小和梯度、涡、湍流强度、频域谱等,并以一简化护卫舰模型(SFS)为计算对象,利用提出的评估指标对其进行评估,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进行对比,旨在为今后载机舰船气流场评估和水线以上船体外形及上层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82.
研究了出行者对路网熟悉程度的指标与交通流分配均衡性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具有指数形式信息素更新策略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蚁群优化算法, 建立了从Logit模型加载, 到交通需求确认及路径流量、路段流量、路段阻抗、路径阻抗迭代计算的交通分配动态循环流程; 计算了Nguyen-Dupuis路网模型中各路段的流量与阻抗, 并与连续平均算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通过调节出行者对路网熟悉程度的因子, 分析了蚁群优化算法与连续平均算法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连续平均算法和蚁群优化算法计算的路段流量分布分别为20~280、40~260pcu, 蚁群优化算法的流量分布区间减小了15.4%, 路段流量的最大值减小了7.1%, 因此, 采用蚁群优化算法计算的路段流量较为均衡; 采用蚁群优化算法时, 在Nguyen-Dupuis路网模型中各路段流量的标准差从65pcu降至48pcu, 88%可选路径的阻抗分布在61~64, 且84%的路径阻抗低于采用连续平均算法计算的阻抗, 因此, 采用蚁群优化算法减少了用户出行时间; 当路网熟悉程度分别为0.01、0.1、1、2、7、11时, 采用连续平均算法计算的路段流量标准差分别为75、65、50、47、45、45pcu, 采用蚁群优化算法计算的路段流量标准差分别为48、48、48、47、43、43pcu, 可见, 随着路网熟悉程度的增大, 分配在各路段上的流量范围逐渐减小, 标准差趋于稳定, 信息素更新策略对出行者的路径选择概率影响越明显, 出行者选择阻抗小的路径的概率变大, 因此, 采用蚁群优化算法对路段的流量分配逐渐优于连续平均算法。   相似文献   
483.
车辆随机路径选择的GERT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行费用与时间是人们出行选择路径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讨论了车辆随机路径旅行费用与距离、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假定旅行费用与距离、时间正相关的条件下,依据矩母函数和Mason公式,给出车辆随机路径选择的GERT算法,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4.
国标GB19758-200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于2005年5月30日由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同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的制定主要是控制和减少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的排烟。摩托车排烟的主要成分是氧化或未被氧化的润滑油颗粒,另外一些成分是发动机燃烧形成的硬质颗粒,这些颗粒如果  相似文献   
485.
为了满足对系统各个设备的配电控制与管理,设计了一种将设备电源启动、电源分配、设备状态显示以及控制功能规划为配电控制部件、配电执行部件和配电面板三个单体实现的智能配电设备。该智能配电设备采用功能全面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设备分时/分流受控输出、直流输出过压/过流保护和交流输入过欠压/输出过流保护等功能;采用多路并网控制,通过以太网与指控分系统通讯,可实时上报设备状态和故障信息,并且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通过上位机实现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486.
有轨电车在近些年因其诸多优点在众多城市得以兴建和运营,但因无独立路权等原因,有轨电车易与社会车辆等障碍物发生碰撞,斜向撞击即是典型的一种碰撞场景。防爬吸能装置能够吸收有轨电车碰撞的能量,对降低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针对有轨电车防爬吸能装置斜向撞击障碍物试验实施难度大的问题,根据欧盟标准EN 15227:2008+A1:2010中对C-Ⅳ车辆碰撞场景3的要求,采用非线性显式动力学方法,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有轨电车防爬吸能装置斜向撞击3 t可移动障碍物过程中的整体变形、吸能特性以及局部塑性应变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防爬吸能装置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其弹性和塑性吸能最大位移均在设计行程范围内,防爬梁无局部断裂并脱落的风险,且变形后未与车体主结构发生干涉。因此,配置该防爬吸能装置的有轨电车能够满足EN 15227:2008+A1:2010中对C-Ⅳ类车辆碰撞场景3的吸能需求。  相似文献   
487.
贺学业  曾广忠 《人民交通》2020,(1):72-72,74
对于现代公路桥梁工程的检测工作来讲,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非常关键,检测技术中也有很多种类,其会对整个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实施检测,确保公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更能够为公路桥梁检测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支持,推动公路桥梁施工建设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88.
船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技术是1项高效的NOX脱除技术,已经在船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环保要求调整与能源结构的变化,船用SCR技术也需要相应调整。目前船用SCR多使用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Urea-SCR)技术,此技术受船用燃料油中杂质及烟气排气温度影响较大。其中,船用燃料油中的硫(S)及碱性金属等物质含量高,对催化剂的毒副作用明显,限制了船用SCR的使用。船舶主要使用柴油机,决定了烟气排气温度变化区间,通过影响尿素水解产NH3效果、SCR反应器布置形式及催化剂活性,最终影响尾气脱硝效果。上述现状表明,使用船用燃料油的船舶,带废气加热的LP-SCR系统设计将是SCR设计的重要方向;寻找产NH3效率高及控制精确的安全NH3源(或方式),对于船用SCR系统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燃料品质、降低烟气中毒副作用限制,可为研制发展船用新型低温、抗毒催化剂提供基础。由于碳中和目标,低碳、零碳燃料船舶将是全球趋势,使得燃烧后排气不同,进...  相似文献   
489.
针对特殊地区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桥梁行车安全性问题,以某铁路某双层结合钢桁混合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考虑材料非线性、切向摩擦与轮轨赫兹准确接触关系的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并基于ABAQUS-Python软件二次开发,实现了钢轨随机不平顺的施加;选取EL Centro地震波为输入波,分析了强震作用下双层结合钢桁混合刚构桥的损伤演化规律,计算了不同地震强度、不同车速下列车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车体振动加速度等动力响应指标,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地震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该混合刚构桥基于行车安全性能的车速限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0.38g)下,桥梁各构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塑性损伤,桥墩破坏区域较大,震后桥梁仍具有一定的承载力;震时列车脱轨系数随地震强度增大而显著增大;车体最大振动加速度与地震强度近似呈线性增长;列车轮重减载率是控制行车安全的关键指标,其峰值与车速呈正相关;当车速为200 km·h-1,地震强度大于0.10g时,列车轮重减载率存在超限情况,列车在下桥时会出现长时间轮轨分离现象;从行车安全性的角度,在设计地震作用0.20g时,安全车速为160 km·h-1。   相似文献   
490.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了各个行业领域的现代化发展,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检测工作中行,提升检测技术的应用成效,不但能够强化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监测成效,更能够全面其强化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为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奠定基础.文中对现代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检测技术进行深入探析,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的探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