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39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51.
崔燕 《中国船检》2012,(6):62-63
近年来,随着船舶尺度不断向大型化趋势发展,一些与载荷相关的问题应运而生。由船舶颤振和波激所引发的船舶损坏引起了IMO、IACS、船舶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同时,IACS正在制定的HCSR(协调共同结构规范)对原有CSRBC和OT的载荷要求进行了协调。协调后的规范对于船型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促进国内外载荷领域的专家、  相似文献   
52.
北归的航程     
一段尘封已久的红色记忆,揭开一幕惊心动魄的海员壮举; 一艘被第二套人民币伍分纸币选作背景图案的商船,记载了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53.
崔燕 《中国船检》2006,(3):54-57
他领略过波罗的海、麦哲伦海峡的漫天大雪;他遭遇过马六甲海峡和西非海岸亡命的海盗;他曾在南非的好望角与狂风恶浪搏斗;他曾为驻守关岛的美国空军战机运送过燃料;他也曾冒着战火和硝烟驶进伊拉克的水域,抢运巴士拉港货物。"朱振润,大连远洋运输公司的一名30万吨VLCC船长。26年的航海生崖里,他经历过无数风险,克服了无数困难,也获得过无数荣誉,但他认为这1些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很快就会随风逝去。他惟一在乎的是作为“安全诚信船长”,他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54.
崔燕 《中国船检》2006,(11):48-51
阳光明媚,蓝天白云,驾驶一艘洁白的私家游艇,驰骋在碧波之上;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与三两好友坐在甲板上边品尝着美酒佳肴边欣赏着犹如梦境的绚丽景色,这一外国影片中常见的惬意画面,今天正一步一步走进国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55.
我国的造船工业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至今处于世界第三的位置已有10年。在这一发展历程中,“老三”的地位和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56.
崔燕 《中国船检》2006,(4):8-13
2005年底,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在出席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我国已从港口大国进入港口强国之列。当中国航运、造船只承认其大,而怯于言强之际,什么原因使中国港口率先进入强国之列?  相似文献   
57.
崔燕 《中国船检》2006,(1):46-49
2006年1月1日,我国第一部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的专门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日前,记者就法规实施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交通部海事局船舶处鄂海亮副处长。  相似文献   
58.
正1956年8月1日,船舶登记局(1958年8月1日更名为船舶检验局)成立后,船舶检验工作便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规范不仅是造船业和航运业必须遵循的重要依据,更是验船部门执行检验的重要依据。1959年1月1日,由船舶检验局制订的我国第一套验船规范(共有11本)正式实施。这套规范的诞生,在当时的情况下,不仅作为适应国内需要的应急措施,更为造船界和航运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9.
崔燕 《中国船检》2010,(12):78-81
2009年8月8日,正在江苏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观了中远船务海洋工程产品模型展台,对中远船务研制的世界最先进首座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井平台给予高度评价。据了解,该项目与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新支线客机ARJ21-700、实用型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等项目共同入选2009年国家十大技术进展,这是我国海工领域产品首次跻身国家级技术进展。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钻井平台呢?  相似文献   
60.
崔燕 《中国船检》2011,(11):18-18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的不断延伸.人类在利用、开发海洋的同时,海洋结构物的安全问题被广泛关注。一起起灾难性的钻采平台爆炸、沉没事故.引发了大量原油泄漏.对海洋环境究其原因大都是操作过程中的失控海洋生物、海洋生态造成严重破坏。以及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导致出现海底滑坡.而引发颠覆及油气泄漏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