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0篇
综合类   48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巨伟 《交通标准化》2011,(3):208-211
目前,在我国人口超过三百万的城市有16个之多,由于受到区域性的限制,各个城市道路布局不尽相同,居民的出行已经显现出了拥挤状态,尤其在城市居民上下班的高峰时间段内,这种现象尤其突出。通过对高峰时段内居民乘车方式的研究,对于减轻高峰交通压力具有现实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兰州市居民乘车方式进行研究,经实例验证其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12.
分析了我国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在基层设计方面的不足 ,就基层材料的抗冲刷指标、接缝形式对基层的影响、基层厚度设计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3.
由于道岔结构的复杂性,以往对道岔温度力及由此引起的位移的计算采用简化后的“无限长梁”模型进行。该模型从结构上及有关假设条件上来看在许多地方与实际情况不符。章所提出的新的计算方法采用了与实际结构形状较为符合的计算模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算例表明,这种方法具有与实际结构相近、人为因素减少、计算精度高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4.
115.
针对林泰阁 CSD2 50 0型拌和站在生产 SMA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 ,通过对设备进行改进 ,选择合理的技术参数 ,达到改进拌和工艺和提高拌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6.
为提高网络延迟攻击下自动驾驶车辆定位估计算法的精确度,研究了延迟模型下自动驾驶车辆定位的无偏差有限脉冲响应(UFIR)估计器设计方法,并仿真实验。搭建延迟攻击下的车辆运动学模型,拓展模型至有限长度的时间窗口,推导UFIR算法按批处理式与迭代式表达形式,分析Apollo系统各功能模块的数据流动,基于LG开源自动驾驶仿真器(LGSVL)与Apollo系统,搭建联合仿真测试平台并开展实验。结果表明:与Kalman滤波器(KF)相比,该算法估计精确度更高;当延迟数据出现较大变化时,算法响应速度更快,波动幅值更小,鲁棒性更强。当数据延迟时间小于等于1 s时,估计效果良好。因而,验证了基于LGSVL与Apollo系统进行自动驾驶仿真实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7.
振动压路机减振系统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振动压路机多自由度振动系统数学模型,对振动压路机械减数优化进行经研究,得出的优化方法经实践证明是可行而有效的,对振动压机设计和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8.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新车组装及检修后均需要在试车线进行动态调试,以检验新车组装质量和修程车检修质量;检验车辆技术状态,进行系统调试和性能试验。在车辆段设计中,试车线的设计非常重要,其设计重点是合理确定试车线长度。采用平均加速度法和牵引计算法对单轨交通试车线长度进行计算,分析比较高速试车和中速试车2种试车工况的计算结果,指出试车线长度设计应优先采用牵引计算方法得出的数据,并根据用地条件设计试车线。当车辆段试车线长度不能满足高速试车要求时,应在正线选择合适区段进行高速试车。  相似文献   
119.
通透肋式拱梁隧道变形机理及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基于对浅埋傍山隧道稳定性控制因素及传统设计方案的分析,提出一种全新的隧道结构型式——通透肋式拱梁隧道。研究和掌握通透肋式拱梁隧道变形机理及其力学特征,了解隧道进洞开挖过程中坡体及围岩的变形发展趋势,为其工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结论:结合工程实际,对通透肋式拱梁隧道设计原理和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在岩体结构及坡体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隧道进洞过程中产生的变形破坏迹象,阐述了隧道的变形破坏机理;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协调作用良好,但对应力集中部位应加强支护强度。  相似文献   
120.
巨斌如 《铁道建筑技术》2009,(5):99-101,105
主要介绍了改建铁路成都枢纽新建成都北编组站第2标段三环路立交特大桥铁路双线系杆拱大跨度现浇箱形拱(主跨56m、双线铁路桥)施工技术。对系杆拱现浇支架、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方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找出了施工现浇箱形拱的最优方案,对于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