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34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35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就数据挖掘中的两种模式: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的概念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对序列模式挖掘用程序流程的方式加以说明;并基于铁路客票分析,讨论了实现效果.  相似文献   
22.
针对波浪穿过梯形潜堤时的波浪形态沿程变化问题,以梯形潜堤为研究对象,通过二维水槽试验,研究梯形潜堤上规则波的传播特征。以比波高为参数分析不同波浪要素(波高、周期和水深等)对波浪传播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入射波高越大、波浪周期越小、堤顶淹没水深越小时,波高在潜堤上方衰减越明显。在有足够水深,且波高较小时,波浪对潜堤均有良好的穿透性;波高较大时,波浪在潜堤上部发生破碎,波浪穿过潜堤后波高衰减,此时潜堤的消波作用明显;在波浪不发生破碎情况下,较长周期波浪在潜堤顶部比波高增大,且出现双峰值。  相似文献   
23.
以某集装箱船的货舱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船舶舱室的通风系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利用拉格朗日粒子示踪的方法描述舱室中的气体流动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3种不同的通风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分析研究送风管上开孔朝向和数目对通风效果的影响,确定对通风最有利的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应用CFD技术进行通风系统分析,可以很好地从流场的分布特性以及空气粒子的运动追踪等方面来评估设计方案的优劣,为通风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碱性固体电解质和聚苯硫醚非织布两种无石棉隔膜在碱性电解水领域的应用,它们耐高温、耐腐蚀、隔膜电阻低、测试时间内电性能优良,作为石棉隔膜的替代物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5.
26.
人们也许会认为长期接触煤尘对肺癌的发生可能有影响,至于对胃癌或食道癌则关系不大。因为煤尘与其它粉尘一样,是经呼吸道进入体内的。然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却恰好与之相反。许多资料表明:煤矿工人的肺癌死亡率与一般人群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胃癌死亡率则高于非煤尘接触人群。这一现象目前已逐渐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除了进行更深入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外,也做了一些煤尘诱癌的动物试验和体外致突变试验。  相似文献   
27.
刘健  张琪 《造船技术》1990,(9):43-45
本文阐述了OA系统与CAD系统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溶合的必要性,并给出了构造其软件接口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8.
本文依托平遥古城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中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针对波纹钢综合管廊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构建不同截面形式的三维土层-结构数值模型,探究不同截面形式对波纹钢管廊结构受力特点及变形规律的影响。揭示了不同断面形式的波纹钢管廊结构最不利受力位置,最后分析了超载作用对波纹钢管廊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矩形断面波纹钢综合管廊结构受力性能良好。圆形断面和马鞍形断面结构腰部位置横向变形和内力最大,而矩形断面结构四个角处节点的变形和受力最大。不同断面形式的管廊结构底部均向内收缩变形,且管廊结构竖向变形量比横向变形量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关注波纹钢管廊结构变形量,尤其是结构竖向变形。  相似文献   
29.
以某动车转向架为研究对象,基于Unity3D引擎开发平台,创建三维虚拟交互环境,运用数据库技术对系统数据存储与管理,使用NGUI插件中iTween类方法实现转向架虚拟拆卸与装配,设计开发动车转向架虚拟拆装培训系统。该系统具有真实的培训场景及操作说明、不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交互性强、培训效果明显等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培训的不足,对于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通过明确车联网的定义并分析我国车联网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我国目前车联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再以其中问题之一的商业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车联网产业链构成和商业模式,为未来车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