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赵佳军  李捷  张文浩  田启国 《公路》2004,(6):161-165
分析了沪宁高速公路东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集中维修的设计原则、维修方案,介绍了工程实施的关键技术及要求,通过检测验证了工程实施效果,并对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2.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原理,探讨航道相关要素运行状况监测与分析方法,并引用近年历史数据对2017年长江干线大埠街—上巢湖河段水情,航道维护尺度、航标和航道整治建筑物等监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航道运行和维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示例,介绍了桥梁动力分析中桩基础模拟的一些实际操作方法。并且通过ansys8.0通用有限元软件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4.
为提高青海省公路桥涵设计流量的计算精度,在省内1991年公路桥涵既有水文分区和设计流量公式的基础上,比较青海省水利部门相关水文分区,以水系流域等定性指标为指导,选取年平均径流量、年平均降水量、气候带、河流补给形式、单位面积上50 a-遇设计流量等5个因素为水文因子,对省内原有的黄河上游区、湟水大通河区等2个区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对原有的玉树区、柴达木区、青海湖区、祁连山区等4个区进行了定性论证.将全省原有的6个分区,重新划分为7个产流区和1个非产流区.经误差分析,2012年新的公路桥涵水文分区图和设计流量计算公式,使用便利,计算精度较旧公式有所提高,可以指导全省公路桥涵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5.
李捷  肖辉 《中国港口》2001,(4):25-26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港埠企业已由卖方市场转入了买方市场,港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港埠企业认识到,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只有及时转变经营理念,悉心研究市场营销策略,努力争取资源,拓展市场份额,才能进一步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寻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
27.
该文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某铁路桥梁施工支架所用杆件的承载力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支架所采用杆件在施工过程中是安全的,支架变形满足施工要求,支架杆件及支架整体在施工过程中稳定性满足要求,同时根据支架反力求得地基所需的最小承载力。分析结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8.
根据目前国内水文区划的研究,沙漠地区一般被划分为“非产流区”,在公路设计中仅设置少量小桥涵来满足路基排水的基本要求,桥涵设计时不考虑洪峰流量.“非产流区”也不需要提供流量经验公式.然而,在青海省柴达木几条沙漠公路的实际运营中,却发现按照这种理念设计的公路,路基水毁频繁,经济损失严重.针对这种特殊水文现象,从设计理念、路基填料、暴雨、植被覆盖度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路基水毁的原因,发现暴雨是引发水毁的主要外因.由于柴达木沙漠所在的“非产流区”位于青海省“柴达木水文区”的西北部,使用青海省公路系统2012年“柴达木区”流量经验公式与两种国内小流域暴雨流量公式进行计算比较,并对计算偏差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柴达木区”流量经验公式和中铁一院公式计算小流域暴雨流量,结果较为接近,最大误差为+54.8%,平均误差为+22.35%,两者变化趋势相似;(2)从设计理念上,沙漠公路桥涵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小流域暴雨引起的洪峰流量,据此确定桥位和孔径;(3)对“柴达木区”流量经验公式修正后得到的“非产流区”流量公式(Q-=1.183 3P0.567 3,Cv=13.502 1F-0.315 7,Cs/Cv=3.0),从工程技术应用的角度,可以用来进行柴达木沙漠小流域暴雨流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29.
针对影响路用钢纤维纳米混凝土材料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粘结实验分析,以五折线关系为基础,建立了基于钢纤维混凝土特征点的粘结强度计算模型,得到了不同钢纤维体积率的滑移-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入量与基体混凝土强度的不断提高,钢纤维纳米混凝土其所产生的粘结强度也会逐渐提高;钢纤维纳米混凝土应力-滑移曲线分为微滑移-滑移-劈裂-下降-残余五个主要阶段,得到初始滑移粘结强度钢纤维影响系数为4.49;相关系数为0.887 8;极限粘结强度下Losberg粘结试验和中心粘结试验的相关系数分别为α=15.709,α=16.528;β=0.145,β=0.168;同时,以五折线关系为基础,利用回归数学分析法,建立不同钢纤维体积率下的滑移-本构方程组,从而更好的解析路用钢纤维纳米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介绍了日本高速公路养护、营运管理以及扩建技术,并针对宁沪高速公路江苏段养护、营运管理及扩建工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