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02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78篇
铁路运输   39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考虑弯道几何要素和交通量影响的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弯道半径、转角、路宽等多个几何线形要素的协同控制,选取了14个有代表性的运行速度模型,使用回归方法建立了侧向容许加速度模型,用其可以计算出半径为R的弯道速度;提出了等效半径的概念,即车辆在曲中位置的实际轨迹半径Re,通过对Re观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分别获得了曲线转角影响模型和通道宽度影响模型;最后分析了不同半径条件下交通量对行驶速度的影响,通过求出平均行驶速度与运行速度之间的差值ΔV,建立了ΔV与R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3条公路运行速度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得到的运行速度曲线能够同时反映出弯道半径、转角、通道宽度的影响,能够帮助设计者实现对这3个要素的协同控制;根据速度曲线还可以获得不同交通量水平下的旅行时间,进而预测出所设计公路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2.
为了研究排桩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指导基坑的信息化施工,针对成都某地铁车站基坑的地质条件较差、开挖深度较大(23 m)、支护形式较复杂(排桩+4道钢管支撑)的特点,对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了精心监测,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BAQUS软件对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1)多支点排桩支护结构的桩身水平位移曲线通常呈"弓形"分布,第1道支撑对减小桩顶位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支撑的设置对减小桩身弯矩有重要作用;3)支撑轴力会受到相邻支撑设置的影响;4)计算桩后土压力与朗肯主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43.
交通拥堵现象是世界各地城市交通的通病.一些城市交通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交通拥堵现象与交叉口因素直接或间接相关.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交叉口相互间距不合理,相邻交叉口间距太近,当交叉口排队较长时,就极易引发交通拥堵.因此,本文基于城市道路信号交叉的交通特性,对交叉口排队长度进行分析,并讨论考虑排队长度的信号交叉最小间距问题.  相似文献   
44.
研究目的:基于杭州滨江区感知谷基坑工程,结合现场施工实测数据及有限元模拟结果,对典型软土地区临近河道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以及河道对基坑支护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有限元分析数据、基于半无限空间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周边存在河道等构筑物情况下采用半无限土理论基坑计算的可行性,研究基坑受力及变形规律;确定合理基底加固措施,研究不同因素对基坑周边河堤等建(构)筑物变形的影响。研究结论:(1)本基坑位于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曲线呈“鼓肚”状抛物线,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基坑底部4~5 m处;(2)通过数据对比可知,河道侧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土体沉降明显小于远离河道侧;(3)通过多软件计算结果分析可知,临近河道侧土体坡度较小且河道距离基坑大于1倍基坑深度时,采用半无限土理论计算得到的支撑轴力、基坑变形等结果依然可应用于工程设计;(4)通过总结分析,提出了增大河堤刚度可有效减小临近河道侧地表沉降、河堤变形;(5)通过对本项目设计与分析研究,可为类似软土地区临河复杂基坑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滑坡体强度参数变化对双排抗滑桩位移、内力分布以及前后排桩承担滑坡推力比例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滑坡体强度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改变滑坡体c,φ值对双排抗滑桩桩身弯矩和剪力最大值有影响,而对弯矩和剪力分布影响较小;对桩位移、内力以及前后排桩承担滑坡推力比例,c,φ值较小时,影响越明显,并随着c,φ值的增大,影响逐渐减小,且φ值比c值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46.
结合某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挤密桩在台背填土中的应用实例 ,对测定水泥稳定碎石挤密桩及桩土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的静载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评述了水泥稳定碎石挤密桩在台背填土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7.
为了分析铁路矮塔斜拉桥索梁锚固区在索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以新建的某铁路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实体单元和梁单元建立了索梁锚固区的整体有限元模型,对索梁锚固区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实体单元和梁单元组合使用的整体有限元模型可将矮塔斜拉桥索梁锚固区的边界问题处理的更加合理准确,丰富了索梁锚固区空间应力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索梁锚固区的锚块在靠近纵梁处有应力集中现象,设计中应注意增加分布钢筋和表面抗裂钢筋网片,以提高结构抗裂性;2)成桥阶段的索梁锚固区整体处于较合理的受压状态,说明该结构截面尺寸设计合理;3)研究方法可为铁路用矮塔斜拉桥的索梁锚固区的局部应力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为了实现轨面不平顺的在线连续检测,并进一步提高弦测法的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四点弦测法。通过理论推导其传递函数,并基于快速傅里叶(FFT)变换利用MATLAB建立了其自动复原算法。为更加合理地确定四点弦测法各参数,用20个随机产生的正弦波叠加模拟轨面不平顺并选用复原误差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差3个指标来进行复原精度比选。在最优参数的基础上,对上海地铁一段长30 m的实测数据进行复原,其结果与对应形式下三点弦测法的复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四点弦测法的复原精度能控制在微米级,且相对于三点弦测法误差平均值和标准差均改善了50%以上,最大值改善了70%以上。  相似文献   
49.
浙江是一个多山地区,公路修建必然带来大量的人工边坡,而边坡潜在滑动可能性对高速公路安全运营会产生威胁。本文对龙丽高速公路裕溪滑坡的整体稳定性的系统监测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可知,边坡虽产生一定的位移,但其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0.
3 台排放控制技术路线相同但额定功率不同的非道路用挖掘机实际作业工况下的排放结果和台架工况下的排放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实际作业工况的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台架工况的 1.5~3.5 倍。为了研究产生排放差异性的原因,以 1 台满足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第四阶段排放法规要求的柴油机和搭载该柴油机的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在台架上对该柴油机进行非道路稳态循环(NRSC)和非道路瞬态循环(NRTC)试验,实际作业工况试验则主要通过便携式排放检测系统(PEMS)设备对挖掘机进行排放试验,并利用功基窗口方法对挖掘机实际作业排放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挖掘机实际作业工况主要分布在较高转速范围内,且扭矩变化剧烈,而台架工况的转速分布均匀,扭矩变化相对较小。因此,台架试验结果 并不能准确反映机械实际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