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69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结合北林引水隧洞小断面软土段的工程实例,介绍钢护套顶进的技术原理、施工工艺、实施效果并对其工艺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2.
分析了完善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提出了提高路基及路面基层施工时平整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3.
94.
陈宁  焦高军 《铁道车辆》2000,38(6):37-40
介绍了SY-A型防滑器试验台的结构、功能及其微机测试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95.
结合多年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实践,就如何做好高速公路科学检测评价、制定科学养护对策和编制合理养护预算及完善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对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6.
Q"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的公路建设投资预计达到2650亿元,这对设备租赁市场的刺激与需求会有多大? A在"十二五"期间,河北省的公路建设投资预计达到2650亿元;2012年预计投资5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加快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升级改造,提升公路网的通行能力.在积极推进连村道路建设,全面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统筹县乡公路和危桥改造,抓好连县、连乡、连村公路建设的环境下,势必会刺激对设备租赁的需求,提振租赁市场.但是发展与危机并存,租赁行业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我们要随时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97.
焦金顺 《交通科技》2011,(Z2):89-91
结合某危桥加固的工程实践,对T形梁桥的常见病害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加固维修措施。  相似文献   
98.
以木寨岭公路隧道为依托,基于单一锚固形式的拉拔试验与交通隧道工程对锚固系统的要求,提出了适用于软岩大变形隧道且可实现及时支护理念的快速预应力锚固系统,并以其为核心载体,开展了支护技术应用试验研究。拉拔试验结果表明:受限于锚固成效、锚固力及锚固时间等因素,软岩隧道中涨壳式锚固和水泥药卷锚固均无法实现及时主动支护的功能;以后期具备良好锚固效果的水泥浆锚固和能快速凝结后可施加预应力的树脂锚固为基础,提出了全新的“及时(树脂端锚)+永久(水泥浆全长注浆)”快速预应力锚固体系,并以其为基础,在依托工程大变形段开展了以快速预应力锚固系统为核心的新支护体系和强力被动支护体系的对比试验研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预应力后注浆树脂(鸟笼型)锚索系统为核心的快速预应力锚固支护技术,有效抑制了软岩隧道洞周围岩位移,拱顶沉降由73~127 mm减至34~55 mm,拱腰收敛由295~740 mm减至157~430 mm,显著减少了围岩变形稳定时间与围岩变形潜势,验证了基于快速预应力锚固支护的变形控制技术在软岩大变形隧道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
隧道式锚碇与上覆隧道相互作用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显式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南溪长江大桥泸州岸隧道式锚碇及上覆公路隧道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工序下各施工阶段支护结构的内力响应以及围岩体的应力场与位移场分布规律等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锚碇与隧道的相互作用影响区域集中在锚室前端及上覆隧道洞口段范围内,且影响程度随两者之间距离的增大迅速减小;在设计主缆荷载作用下,上覆隧道洞口段发生向上位移,但量值相对较小,对隧道受力影响不大;复合锚碇体系的力学响应主要集中在锚固段始端3.5~4.0 m以及锚塞体与岩体接触面1.5~2.5 m附近区域;施工过程中应对隧道及锚室入口等浅层区域岩体、锚室及锚塞体开挖空间侧墙与拱腰等部位岩体进行加固;从岩体塑性区发展及支护结构受力状况来看,先建锚碇后修隧道的工序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原状饱和软黏土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围压、初始剪应力等指标对软黏土静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剪应力引起的各向异性对软黏土不排水剪强度影响较大.据此,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这种各向异性影响的关系式,为研究软黏土不排水剪强度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