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390篇
综合类   242篇
水路运输   236篇
铁路运输   234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前对于溢油行为的研究多集中于海洋,针对内河环境的溢油研究相对较少。内河溢油事故一旦发生,造成的危害更大、显现的速度更快。因此,针对内河航道的特殊性选取江西抚河部分河段进行了水动力学模拟,并以流场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应用油粒子模型理论,建立了适合内河溢油事故的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风场、流场等条件对内河溢油事故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可为内河突发性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
基于位移反分析法的盾构掘进面土压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盾构掘进过程中,由于刀盘的挤压作用,土仓压力不等于掘进面土压力。为研究二者的关系,提出基于位移反分析法的盾构掘进面土压力计算方法。建立模拟盾构掘进的ANSYS三维模型,结合盾构前方土体(或构筑物)的实测变形数据,调用ANSYS优化分析模块计算盾构掘进面土压力。该方法的适用区域为:位移监测点位于主要受掘进面土压力挤压作用区域的土体内。以上海地铁7号线上行线隧道斜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下行线隧道盾构施工工程为例,采用该方法对掘进面土压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本工程中的适用范围为盾构掘进刀盘距既有隧道中心线6~18m的区域;掘进面土压力约为土仓压力的1.17倍。  相似文献   
23.
本文就广州内环路交通噪声对敏感建筑物影响进行分析及噪声治理效果进行评价。交通噪声对敏感建筑物人群干扰较严重,夜间更厉害。噪声治理后,对人群干扰小,双层隔声通风窗降噪效果好,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4.
文章就北京城市铁路14标段地下区间双连拱隧道防排水系统的综合施工技术作了简要论述,并根据具体工程实践,提出一些施工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Matlab编程实现计算机串口对ABS系统电控单元ECU的控制,将ABS系统采集到的试验数据实时传输到Matlab中,然后由Matlab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和显示。该套方案实施容易,稳定可靠,为研究ABS系统的防抱死制动过程和控制逻辑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6.
毛履国  熊明华 《汽车科技》1998,(2):42-43,54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D6-D8麻花钻进行耐用试验分析,考察切削用量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程度。通过试验找到了切削用量各参数对刀具使用寿命影响的规律,以便确定最佳切削用量供工艺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7.
用改进的前向神经网络预测铁路货运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影响铁路货运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影响铁路货运量的诸因素的特点,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前向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并建立了铁路货运量前向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算例表明,其预测精度高于常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8.
29.
30.
对世界各国地铁钢轨波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其普遍性与时间集中性,及其与曲线、轨道结构、车辆及其他因素相关性等典型特征,并对其分类方法、形成机理和治理措施进行了综合评述。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普遍存在于地铁与有轨电车线路中,在新线开通初期与线路改造初期最为严重;一般而言,相对于直线和大半径曲线,小半径曲线的钢轨波磨最为普遍,低轨侧波磨波长短,幅值大,但也有例外,部分大半径曲线及直线上也有分布;波磨的波长特征和发展速度与轨道结构密切相关,轨道结构及部件不匹配时,易出现快速发展的波磨;车轮踏面廓形、轮对定位、悬挂刚度与簧下质量等车辆结构参数会对波磨萌生、发展与表现特征产生影响;波磨的产生还可能与钢轨材质、牵引和制动、运行环境、湿度及摩擦因数有关。地铁钢轨波磨的形成机理主要基于轮轨系统共振、轮轨黏滑(摩擦自激)振动、钢轨振动波反射等理论,对波磨形成过程的纵向动力学影响与系统非线性因素考虑不完善,关于黏滑自激振动与轮轨负摩擦特性对波磨影响的认识还不统一,难以解释直线以及曲线高低轨波磨特征的差异等,对波磨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理论上的主动预测和试验验证;各国主要以钢轨打磨来控制波磨发展,通过调节轨道结构、运行环境,采用钢轨吸振器和轮轨摩擦调节装置,以及优化车辆设计等主动措施来控制波磨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开展;未来应针对车辆-轨道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及实际运行工况下的轮轨微观接触行为和黏滑自激振动特性,开展车辆-轨道系统的轮轨动态磨耗演化仿真,掌握地铁钢轨波磨形成机理和关键因素影响规律,提出控制地铁钢轨波磨的主动措施和轮轨匹配优化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