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6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SBS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BS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室内试验对其路用性能分析与评价.为SBS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使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散堆装货物在铁路运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铁路运输效益的主要来源和确保运输安全的重要内容.如太原铁路分局1999年货物发运量5 253.8万t,其中仅煤、焦炭等散堆装货物就有4 165.39万t,占货物发运量的72.5%.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散堆装货物超载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危及运输安全.随着铁路提速范围的不断扩大,对运输安全的技术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杜绝超载现象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肺栓塞螺旋CT强化扫描肺密度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螺旋CT平扫与强化扫描肺实质密度测量在周围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8只犬于DSA下复制为单侧周围性肺栓塞动物模型后进行螺旋CT平扫和强化扫描 ,根据DSA发现的栓塞肺动脉的位置 ,于螺旋CT平扫和强化扫描图像上分别测量栓塞区与对侧肺正常肺实质的CT值 ,比较双肺的CT值差异与净增CT值差异。结果 螺旋CT平扫栓塞区的CT值与对侧正常肺实质的CT值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螺旋CT强化扫描显示栓塞区的CT值明显低于正常肺实质的CT值 (P <0 .0 1) ,而且栓塞区的净增CT值也明显低于正常肺实质的净增CT值 (P <0 .0 1)。结论 螺旋CT强化扫描可以发现周围性肺栓塞所致的低灌注区 ,是诊断周围性肺栓塞的重要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4.
针对滩海铺管敷船数学模型过于复杂,难以用传统控制进行建模的特点,提出了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智能化控制的方案,并采用了一种较为简单实用的全局最优算法简化计算过程。实验证明,此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与自学习能力,表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正>0引言钢渣是炼钢厂的工业废料,其大量堆积造成的粉尘污染会严重影响周边环境。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废料处理的迫切要求和天然石料的供不应求,工程部门开始认识到钢渣中蕴藏的巨大应用潜力,经过不断研究与试验,钢渣开始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应用。在北京,北京市路政局率先开展二灰钢渣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水下航行体的纵向速度对其余自由度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及其自身所承受的静力学作用,在分析水下航行体运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S面运动控制器。该控制器不仅保留了常规S面控制器参数易于调整且结构简单的优点,同时还克服了常规S面控制器在水下航行体高速航行时运动控制效果差的缺点。引入李雅普诺夫函数对该控制器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将该控制器成功应用于水下航行体的运动控制。将改进S面运动控制器与常规S面控制器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S面运动控制器在水下航行体的运动控制方面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章鱼与牡蛎     
蔚蓝色的大海里,传来一阵扭打声。比目鱼、鳐鱼和鳗鱼闻声赶来。只见一只大牡蛎和小章鱼扭打在一起。乳白色的小章鱼哭诉道:“可怜呵,我被这只凶残的牡蛎咬得好痛呵!”  相似文献   
18.
提高ZP—89型移频发送电路性能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从踏板车塑料覆盖件喷涂前处理工艺出发,简述了树脂表调剂的建浴、操作及管理基准,探讨了501NHM表调机理,同时对其实际应用功效作了一定说明。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隧道综合接地系统连接结构极为复杂,接地工程隐蔽,接地系统特性直接关系到隧道内电气设备运行安全。为研究高速铁路隧道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特性,对高速铁路Ⅰ、Ⅱ级围岩隧道和Ⅲ~Ⅴ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建立仿真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两类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在不同土壤电阻率和不同隧道长度时的接地阻抗特性,以及隧道洞室内电力设施接地端子处的接地阻抗和地电位升特性。计算结果表明:Ⅰ、Ⅱ级围岩隧道和Ⅲ~Ⅴ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可以满足GB 50065—2011规定的接地安全限值;高速铁路隧道洞室内箱变等电力设施不需要布设独立接地装置,直接与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可靠相连即可。研究成果已在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中成功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