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102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57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数字测图具有精度高、用时短、操作简便等优点.它简化了传统的作业方法,减少了野外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速度和成果精度,正广泛应用于工程的各个领域.通过公路边坡检测几何尺寸的测图实例,介绍了全站仪结合CASS7.0成图软件使用的数字测图、excel数据处理、CASS7.0成图软件和CAD相结合修饰图形的方法.此方法可以提高成图质量和效率,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62.
长期在不良工况的道路上驾驶会降低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随着人们对乘坐舒适性需求不断提升,空气弹簧的优势尤为明显。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LQR控制策略的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的创新设计方案,提出的LQR控制器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以客车空气悬架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软件对空气悬架系统的被动和自适应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设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在保证车辆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车辆在随机道路上的最大位移幅值,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63.
以兰州地铁1号线为工程背景,通过模型假设,对盾构管片环向受力进行分析,提出接头刚度的定义。通过管片各个阶段的受力特征,建立接头的力学解析模型,推导得到不同受力特征下管片环向接头的力学表达式;然后对管片接头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在管片轴力与弯矩分别为(0 kN,±50 kN·m)、(200 kN,±100 kN·m)、(400 N,±150 kN·m)、(800 kN,±200 kN·m)、(1 000 kN,±250 kN·m)的情况下,得到弯矩与接头转角的关系,在接头轴力一定的情况下,管片接头转角随弯矩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是M-θ曲线的切线斜率随着弯矩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轴力超过600 kN时趋于稳定,M-θ曲线斜率为一定值,计算可以简化为直线,相同的计算条件下,解析解与有限元结果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解析解进行计算得到接头刚度,进而进行管片的接头受力计算。  相似文献   
64.
基于一种混合Petri网的列车运行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列车运行系统中连续变量和离散事件的混合描述问题,提出一种混合Petri网建模方法.相对于已有的列车运行系统建模方法,该方法用连续库所和连续变迁描述系统中连续变量的变化过程;采用关联方程表示连续托肯中相应的连续属性的变化;定义相对应的变迁触发规则表示连续变量、离散事件、人参与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由列车运行系统的混合Petri网模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连续变量与离散事件的交互,并能够进行列车运行过程中的速度限值、监测点距离、离散事件发生的时间区间的分析.由于列车运行系统是一类典型的混杂系统,该方法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65.
不同降雨模式下土质路基边坡渗流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降雨是路基边坡失稳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降雨模式是主要的影响参数之一。本文基于二维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后峰型、均布型、中峰型和前峰型4种降雨模式下路基边坡渗流场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降雨强度和降雨持时对路肩处最大孔隙水压力umax和最大饱和深度Hsmax均影响显著;(2)渗透系数ks对Hsmax的影响存在一个敏感区,在敏感区之内,增加ks才能有效减小Hsmax和路基表层孔隙水压力,ks太小或太大均对路基稳定性不利;(3)中峰型和前峰型降雨模式下,路基边坡稳定性最不利时段受渗透系数影响显著,ks在敏感区之内和敏感区域之外较小一侧时,此时间段起点不受渗透系数影响,只与降雨模式有关,此时间段终点随ks的增大而提前;(4)后峰型降雨模式下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最差,前峰型降雨模式下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最好;(5)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以兰州地铁烂泥沟桥桩基托换工程为依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模拟施工过程,研究桩基托换过程中既有桩与托换桩桩身轴力变化情况及桩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托换后既有桩轴力先增大减小,既有桩桩身轴力在承台下方桩身长度1/8范围内衰减较大。试验结果对实际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质量控制措施应贯穿从混凝土块生产成型到轨枕成型的各个阶段,为保证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的尺寸达到高精度要求,介绍了从轨枕生产的工艺方法、工装设备到保护轨枕和预防变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68.
日本对桥梁的维修养护管理及其相关系统的开发在世界上都是处于领先水平的。介绍在日本根据数码影像判断桥面板损坏系统的开发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9.
土工格栅加固浅层软土地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价土工格栅加固浅层软土地基的效果,对公路软土地基稳定性进行现场监测,通过试验确定土和格栅的计算参数;运用有限元理论,研究浅层软土地基在分级加载情况下的稳定性,并分析格栅加筋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侧向位移值和竖向位移值与现场观测结果基本吻合;铺设格栅能有效地控制软土地基的侧向位移,而对减少路堤的竖向位移效果不明显;随着路堤填土的增加,土工格栅的拉力逐渐增加,并且格栅拉力的峰值有逐渐向路基中线方向移动的趋势;加筋模量增大,格栅对坡脚下各点侧向位移的约束作用增强,对路堤底部沉降的变化没有影响;铺设多层格栅比铺设1层处理效果好,但不显著;如果只铺设1层土工格栅,那么在软土地基表面铺设对侧向位移约束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0.
以三类内孤立波理论(KdV、eKdV和MCC)的适用性条件为依据,将内孤立波诱导上下层深度平均水平速度作为入口条件,采用Navier-Stokes方程为流场控制方程,建立了两层流体中内孤立波对直立圆柱体强非线性作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所得内孤立波波形及其振幅与相应理论和实验结果一致,并且直立圆柱体内孤立波水平力、垂向力及其力矩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直立圆柱体内孤立波载荷由波浪压差力、粘性压差力和摩擦力构成,其中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对于水平力,其波浪压差力与粘性压差力量级相当,流体粘性的影响显著;对于垂向力,粘性压差力很小,流体粘性影响可以忽略.此外,直立圆柱体对内孤立波的波形及其诱导流场的影响很小,因此采用Morison公式和傅汝德—克雷洛夫力分别计算其内孤立波水平力和垂向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