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187篇
综合类   147篇
水路运输   117篇
铁路运输   77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孙国金  叶灼梅 《广船科技》2008,(1):31-33,27
本文介绍了Tribon系统Surface模块在船体生产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2.
目前,我国公路桥面病害十分常见,引发交通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防治桥梁桥面病害,将着重分析桥面病害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城市旧人防地下建筑物防水整治施工中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防水整治综合治理新思路。在工程应用中较好地解决了旧地下建筑物的防水难题,为城市旧地下建筑物整治施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4.
文章通过数据采集等试验手段对重型汽车主供电系统进行了关键部位的电流、电压测试,并对其布线方式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方案对比,得出整车主供电系统在设计和布置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5.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斜拉索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以及抗疲劳等优良的性能,在未来大跨度斜拉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CFRP拉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应用CFRP拉索的试验性斜拉桥,并简要介绍了我国已建成的第一座CFRP拉索斜拉桥。较为详细地分析了CFRP拉索的基本性能、优势;对其面临的一些问题,特别是锚固体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CFRP拉索在应用研究方面还有待开展的一些主要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6.
谢强  周秀汉  丁红林  孙琴梅  朱顺应 《公路》2006,(10):116-121
目前高速公路建设呈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也随之不尽相同。本文结合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将委托管理制引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设想,并叙述了委托管理的功能与作用,从实践上、经济上、社会效益上和技术上对委托管理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就湖北汉孝高速公路委托管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及物资的配备、各方关系、利益分配形式等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7.
结合武汉市武珞路公交专用道改善方案,系统分析了目前公交专用道运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建立全面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BRT)为目标的近期改善措施。此外还对改善方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了路段交通仿真测试,以评价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8.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带、安全气囊、座椅及头枕、安全车身构件等是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改善对乘员的保护所不可缺少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9.
汽车安全性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安全性在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阐述了汽车安全性的历史和现状,综合介绍了各种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技术及各国研究人员对汽车安全性研究和试验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0.
本文从沟通的人际交往功能出发,论证了网络作为新型的沟通渠道所具有的隐秘性,包容性、补偿性、时空便捷性迎合了现代人的交往需要,有利于人们在交往中的心理保健、归属感、成就感以及扩大了沟通的范围、提高了群体沟通的效率,这些网络对沟通行为的正性影响使得网络沟通作为一种新型沟通方式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