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94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88篇
铁路运输   43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0 毫秒
71.
72.
在考虑模型的二次损失函数下,对传统SVM进行扩展开进,得到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 M)的回归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具有的泛华能力,通过非线性映射构建一个高维空间的最优超平面,来进行评价计算。通过对选取的样本的归一化处理,确定LS—SVM输入向量数量指标,引入拉格拉日函数进行变化,获得函数的对偶关系,从而在保证LS—SVM的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快速寻找到模型的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在拟合过程和预测经过精度方相较于其他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有效满足实际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3.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不同结构类型曲线轨道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以期为动车组在线路上的适应性设计提供参考,通过动力学仿真的手段,针对我国高速铁路常见的的板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等多种类型轨道结构,采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选取轨道随机不平顺和钢轨波浪形磨耗不平顺,计算了高速动车组通过曲线时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响应,分析了动车组在不同结构类型曲线轨道上运行的动态相互作用特征.结果表明,动车组在不同结构类型的曲线轨道上运行时,轮轨垂向动态相互作用指标随速度增大而增大,轮轨横向动态相互作用指标随速度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随机不平顺作用下,动车组在不同结构类型曲线轨道上动力学性能很接近,其在无砟轨道上的运行性能略优于在有砟轨道上的运行性能;钢轨波浪形磨耗不平顺作用下,CRTSⅡ型无砟轨道上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最强,CRTSⅠ,CRTSⅢ和双块式无砟轨道次之,有砟轨道最弱.   相似文献   
74.
为了降低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可变信息标志(Variable Message Signs,VMS)规划布设的点位并最大地发挥其交通诱导功能,以VMS的交通分流作用作为其选址的前提,首先利用路段脆弱度指标进行潜在瓶颈路段的识别,并在此基础上结合VMS的影响范围,明确VMS选址的路段候选集合;其次,引用驾驶人对于交通标志记忆的统计数据,得到标志信息随行程距离的衰减规律以确定信息效益,采用ARCGIS软件的网络分析模块寻求可替换路径以确定绕行效益,运用改进的用户均衡交通分配模型求解从VMS候选路段出发的节点间重新分流路径以确定路网总行程时间;最后将VMS信息利用最大化、绕行效益最大化和路网总行程时间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以VMS布设成本作为约束,建立VMS选址优化模型,并以快速分类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对选址优化模型进行运算。研究结果表明:以西安城区局部路网为例,可求得不同VMS设置数量下的点位布设非劣方案,从而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随着路网VMS设置数量的增加,各Pareto解集的总体信息效益和绕行效益呈线性上升趋势,总行程时间呈线性下降趋势;合理的VMS设置数量能够使各选址方案的目标效益分布趋于集中。  相似文献   
75.
论述了美国重力式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比较了与我国重力式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差别。分析表明,美国重力式结构抗震设计与我国抗震设计在地震系数的确定、动土压力计算及其土压力作用点的确定、土中水影响的考虑等方面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76.
电化学除氯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化学除氯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退化可能引起结构构件抗震性能劣化的状况,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混凝土桥墩电化学除氯处理后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试验构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耗能、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桥墩经电化学处理后,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其破坏形式可能由弯曲破坏转化为弯曲-粘结破坏,滞回曲线由丰满变得干瘪,耗能能力降低,峰值后试件的承载力下降,刚度降低;在利用电化学除氯的优势延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同时,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化学除氯带来的不利作用。  相似文献   
77.
青岛海湾大桥大直径深嵌岩桩承载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青岛海湾大桥4根大直径嵌岩桩,利用自平衡测试技术进行静载荷测试,分析了大直径深嵌岩桩(嵌岩比大于3)的承载特性-—荷载位移曲线、侧摩阻力与位移的关系、以及侧阻力与端阻力的分担比等,并与三种规范对比,分析了不同规范的取值大小及存在问题。对比分析了自平衡测试与锚桩法测试结果,为该地区大直径深嵌岩桩基承载力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大幅增长,其中轨道交通和高层建筑所需的超深地下连续墙基础工程也逐渐增多.以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交通枢纽工程的超深地下连续墙基础施工为例,详细介绍通过改进施工工艺,克服施工中的不良地质问题、保证地下连续墙施工精度和防水效果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79.
对于地震高发地区内的高桩码头,抗震设计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了解码头抗震性能,设计时要求进行位移分析。文章阐述了推覆分析的基本原理。在所采用的桩滞回特性的基础上,得出等效阻尼比与位移延性系数的关系,提出了一种评价高桩码头抗震性能的推覆分析方法,通过迭代计算可确定高桩码头结构的目标位移需求。为了证明推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文中将推覆方法分析所得目标位移需求结果与与国内外16个不同地震记录波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证明其与时程分析的平均计算结果值十分接近,因此实际工程设计中推覆分析方法可用于高桩码头抗震性能的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80.
以我国、美国和日本的港口码头设计规范、手册为基础,对我国、美国和日本港口码头抗震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国际航运协会标准《港口结构抗震设计指南》的有关规定。该系列论文共分6部分,此为第1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美国、日本港口规范、手册中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方法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情况及国际航运协会标准《港口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指南》(2001)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