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45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鑫  刘亚东 《船舶工程》2019,41(5):10-14
针对环境波高和船体垂荡运动对月池内流体运动的影响,本文采用CFD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某含月池的深拖母船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在不同幅值规则波激励下月池内流体自由液面爬升,结果显示,波浪幅值线性增加时,月池内流体液面增加呈非线性。分析船体在波浪中的垂荡运动和船体静水中做不同频率的垂荡简谐运动时月池内流体运动,结果显示船体垂荡运动存在明显双峰特性,且在船体垂荡运动频率为月池内流体共振频率时,月池内流体液面爬升最明显。  相似文献   
22.
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引桥75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节段施工为依托,参照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建议的预制拼装桥梁节段堆存规则,应用Ansys软件建立大型预制箱梁节段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分析预制节段在3层堆存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和抗裂安全性,提出大型预制箱梁节段3层堆存的合理规则,可供今后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中国船级社(CCS)编制的《智能船舶规范》对智能船舶的定义及其功能要求,针对《智能船舶规范》对智能船舶在取得智能航行功能、智能船体功能、智能机舱功能、智能能效管理功能、智能货物管理功能和智能集成平台功能及其功能补充标志的要求,分析了各部分相关的现有技术和目前还存在的技术差距,给出了对应的电气解决方案及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4.
边跨压重是特大钢桁拱桥斜拉悬臂施工法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文中结合某高速铁路特大钢桁拱桥施工的成功实践,详细阐述了该特大钢桁边跨钢梁压重的施工技术,为高速铁路特大钢桁拱桥的施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5.
福建泉州港肖厝作业区4号泊位工程施工过程中,“福达”轮沉船打捞为我公司首次对大型沉船进行打捞施工。本文详细介绍含重油沉船的水下切割施工。  相似文献   
26.
苏通大桥75 m跨连续箱梁节段预制高精度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75m跨连续箱梁预拱度设计、箱梁节段预制高精度几何线型控制技术和几何数据采集及控制,说明预制箱梁时预制单元的定位,几何控制测点的布置及测量容许误差控制指导原则以及预制过程中的误差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27.
1997年,我公司在福建省晋江市深沪渔业码头砂基础的施工中,首次采用了水下爆夯工艺进行夯实。这是在福建省码头工程施工中的首次应用,也是中港三航局建港史上的首次应用。相对于振冲法,爆夯工艺具有进度快、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本文就爆夯砂基密工艺进行介绍,并对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8.
为了保证工程车辆散热器工作稳定性,降低空气侧涡流产生的影响,针对散热器翅片几何特征进行改进。首先,对比管片式散热器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以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对安装锯齿形涡发生器的散热器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改进前后散热器JF因子并进行比较;最后,对不同涡发生器结构参数下的散热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速度在2~12 m/s区间时,新散热器的JF因子高于原散热器,当流速为12 m/s时,改进散热器的JF因子高出约30%;对比分析不同涡发生器结构参数水平下的散热器,气流攻角30°和涡发生器高度2.34 mm对散热器传热系数和压力损失影响最大,涡发生器宽度变化对其影响很小,锯齿高度对压力损失影响较大,但对传热系数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9.
上行式架桥机预制节段悬拼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苏通大桥75 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实践,简要介绍预制节段上行式架桥机悬拼梁段施工概念,阐述了0号块定位、预制节段中跨悬拼和边跨悬挂施工工艺,为类似工程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0.
对正面碰撞试验中后排女性假人颈部伤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0 km/h完全正面碰撞试验中,后排5%女性假人颈部伤害普遍偏高。其原因是:女性假人所配带的50%男性假人安全带对女性假人腰部作用的包角及松弛量大,有效作用起步时间晚,使假人相对位移量增大。提出了解决后排女性假人颈部伤害偏高问题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