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31.
为研究全直钢管桩码头的损伤演化规律,采用欧进萍地震损伤模型量化码头钢管桩的损伤程度,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码头排架结构的计算模型,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响应,研究码头桩基随地震时程、地震动强度的损伤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码头各桩损伤发展主要发生在地震响应剧烈的时期,桩顶是塑性发展区域,桩基反复进入塑性状态,导致结构逐步破坏;桩基损伤值由位移项和能量项构成,位移项前期贡献较大,能量项后期贡献较大,位移损伤的占比要高于耗能损伤;各桩损伤值随地震动强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由海侧向陆侧桩基的损伤逐渐增大,陆侧桩承担更大的水平地震力,是耗散地震能量的主要构件。  相似文献   
32.
基于200米级高扬程升船机固定壁厚塔柱结构形式,以混凝土用量一致为原则,拟定变壁厚塔柱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了固定壁厚和变壁厚两种塔柱结构模型,对塔柱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自重荷载、风荷载和8度地震作用下,固定壁厚塔柱结构和变壁厚塔柱结构的顶部最大位移分别为38. 5、34. 7 cm,均满足规范限值。2) 3条地震波作用下,两种塔柱结构的顶部加速度比底部加速度都大,呈现加速度放大效应,放大2倍左右。3)筏形基础与塔柱结构交界面出现了压应力集中,筏形基础左右、中间部分及筒体内部区域出现了拉应力集中。塔柱截面和挡土墙交界处易发生应力集中。4)变壁厚塔柱结构的顶部最大位移,筏形基础的最大拉、压应力,截面最大等效应力,均比固定壁厚要小较多。变壁厚塔柱结构形式更优。  相似文献   
33.
换填法垫层厚度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填法地基处理设计关键是确定垫层的厚度。鉴于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经算例验证该法能更好地确定最佳垫层厚度,同时能适应不同的安全要求,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4.
介绍用以计算板桩墙的荷载函数法的概念,单锚板桩墙下端嵌固时的解,以及计算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5.
随着上海洋山港的建成,宁波港面临着新形势下发展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压力,因此分析宁波港在新形势下的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竞争态势显得极为重要。一、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竞争态势宁波港是长江三角洲和浙江省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南翼重要的远洋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和中转枢纽港,地理位置优越,它与上海、舟山和江苏等港口共同形成东部集装箱主枢纽港群,可停靠第五、六代集装箱船。宁波港是中国大陆主要的铁矿砂、原油、液体化工中转储存基地,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粮食等散杂货中转和储存基地。宁波港在长三角港口群中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36.
水平地震作用下高桩码头结构响应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桩码头一个结构段为研究对象,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探讨了此类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不同地震方向作用下码头桩基内力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纵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叉桩桩顶弯矩明显大于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桩顶弯矩;当码头桩基布置对纵轴不对称时,纵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桩的扭矩较大;横向地震作用下,后叉桩的轴力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高桩码头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陶桂兰  吴文聪 《水道港口》2010,31(5):399-402
从自平衡法和静载荷法的加载机理入手,分析了自平衡法荷载沉降曲线的特点,重点讨论了桩周土为粘性土时,自平衡法中上段桩体负摩擦转换成正摩擦时,转换系数K的合理取值范围。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考虑桩与桩周土相互作用接触面滑移特性,对自平衡法及静载荷法进行模拟计算及对比分析,得到桩周土为粘性土且转换系数K取值1.15~1.20时,2种方法的荷载沉降曲线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38.
船闸通过能力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分析了苏北运河部分船闸的通过能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2001年施桥船闸单驳和单船的平均吨位分别为228t和168t,主要分别集中于100~300t和50~300t,而船队和单船的闸室有效面积利用率主要分别集中于0 4~0 7和0 6~0 7,这说明船型、吨位以及闸室有效面积利用率确定的一次过闸吨位对于船闸通过能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9.
船舶气囊下水工艺现已得到广泛应用,而气囊滚动阻力是影响该类船台坡度设计的主要因素。通过构建气囊滚动阻力计算模型与对影响滚动阻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该类船台坡度的计算方法,以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0.
徐立  陶桂兰  刘思源  冷杰 《中国水运》2014,(10):247-249
针对中低水头下的局部分散式输水系统,考虑在输水廊道中安装水轮机进行水流能量利用,运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建立引航道、输水廊道和闸室的三维数值模型,并在建模中考虑水轮机的影响,使用VOF模型和RNG K-Epsilon模型对船闸一次灌水过程中引航道、输水廊道和闸室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对比安装水轮机与否的两种情况下,输水廊道和附近闸室内流速分布,及其模拟结果导出的水力曲线的异同,研究输水廊道水头利用对船闸灌水、闸室停泊条件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船闸输水廊道水头利用的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