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叙述在曲线地段铁路桥扩孔改建工程中,利用临时便线,拆除既有钢梁桥,顶进框架桥的施工方法,成功地解决了既要保证既有线运营;又要进行安全施工的矛盾。  相似文献   
22.
23.
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轨道交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围绕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中的关键控制性过程,实现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可视化过程管理.通过建立施工进度控制的闭环管理模型,融合先进的视频监控技术,对轨道交通建设中的项目进行标准化规范管理,实现对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成本、工期的有效控制管理.该系统具有电子沙盘、可视仿真、3G、光纤网络接入、从接到管连续应用等先进的技术优势,已在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中正式投入使用并可广泛应用于铁路建设过程的管理和建成后的工务系统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24.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疲劳分析方法对某型LNG运输船进行典型节点疲劳分析,与现场建造过程中的控制手段相结合,总结大型LNG运输船结构疲劳点与强度热点之间的关系,给出大型LNG运输船现场建造过程中疲劳损伤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5.
[目的]针对微小型欠驱动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集群控制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改进RRT^(*)算法的编队控制策略。[方法]RRT^(*)算法规划的路径陡变难以跟踪且收敛速度较慢,针对该问题提出改进方法。首先加入偏置函数使随机采样点靠近目标点,然后采用Dubins曲线平滑连接采样点,通过在可变半径范围内重新布线,并设计有关曲线长度与避障的代价函数,选择最优路径。依据代价和最小值为多AUV分配集结点,协调多AUV速度完成最小集结时间约束,随后设计基于Dubins路径的分段向量场构造方法,使得多AUV跟踪规划路径,到达目标集结点时速度与方向保持一致。[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多AUV编队平均路径长度缩短26.6%,平均集结时间缩短21.7%。[结论]该算法路径规划质量高,可顺利完成编队集结任务。  相似文献   
26.
装备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的列车从CTCS-2级线路向CTCS-3级线路运行时需进行CTCS-2/3等级转换,在转换过程中车地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时的列控数据交互,需经过物理层、链路层、传输层、安全层和应用层等,任何一步失败,都会导致列车无法转换到CTCS-3等级运行。从CTCS-2/3级等级转换失败案例中选取车载未发送SABME帧、车载发送多条SABME帧、RBC收到多条M155消息包等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车载、网络和地面3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可为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研究目的:本文利用无缝道岔稳定性公式和有限元方法对高原大日温差某车站无缝道岔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在年温差70℃左右、日温差40℃左右局部温度骤变的高原环境下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可能性,并对该车站及两端区间轨道进行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采用胶冻结接头的方式消灭道岔和缓冲区有缝钢轨接头,在西藏地区第一次铺设桥上无缝道岔,一站两区间实现了跨区间无缝线路。通过一年时间在线监测和安全运营,积累了大量高原大日温差跨区间无缝线路可靠数据和运营经验。研究结论:(1)验证了在年温差70℃左右、日温差40℃左右局部温度骤变的高原环境下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是可行的;(2)胶冻结接头作为跨区间无缝线路钢轨连接方式是可行的,可为既有非无缝线路无缝化提供又一个技术方向;(3)在大日差局部温度骤变的高原环境下,跨区间无缝线路养护关键是无缝道岔,一定要注意道岔的轨道几何形位状态和尖轨、心轨的位移,出现不良状态时及时加强养护。  相似文献   
28.
铁路工程建设是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专业多,建设周期长。BIM由于其技术优势在铁路施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保障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目前由于缺乏既有车站标准化BIM建模方法来规范全生命周期建设,导致设计阶段所创建的BIM施工图模型精度尚无法完全满足施工需求。为此,针对既有铁路车站施工问题,提出一种BIM技术标准化建模方法。首先,全面分析既有铁路车站的站房工程、运输生产设施设备等核心建设要素内容,从安全性、作业交叉、施工工期、施工空间4个方面剖析既有铁路车站的施工特征;其次,提出既有线铁路车站BIM技术应用规范化设计流程,重点阐述设施设备的建模、多源数据放样坐标校准、校准模型与工程量核算、碰撞检测与处理以及方案模拟过程中BIM技术的标准化应用;最后,以淄博站站改工程为例,从客运设施改造工程、站房工程、接口工程3个主要方面论述BIM技术标准化应用的过程和结果。实践应用表明,BIM标准化应用技术有效提升施工效率15%以上,在既有站站改施工过程中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