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水路运输   1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制备了一种热真空再生型CO2吸附剂,测试了其吸附容量,考察了温度和真空度对再生效率的影响。该吸附剂在绝对压力800Pa的低真空及60℃温度环境条件下,可稳定的再生,其再生1080次后吸附容量的老化率为初始值34.8g(CO2)/kg的5%左右,其性能和使用寿命可望满足密闭空间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实验室自制离子螯合纤维和商用D113交换树脂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吸附等温线,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吸附速率和再生速率实验数据,结果显示螯合纤维及D113树脂对铜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螯合纤维的准一级和准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分别是D113树脂的12和30多倍,再生速率常数分别是D113树脂的7倍和6倍。浓度影响实验和中断实验结果显示,螯合纤维对铜离子的吸附速率由膜扩散控制,而D113树脂对铜离子的吸附速率在低浓度(<200mg/L)的时候由膜扩散控制,较高浓度(>300mg/L)时由膜扩散和粒扩散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13.
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技术,研究了银与纤维的结合方式及热稳定性,探讨了抗菌机理,并采用抑菌圈法和振荡法分别测试了该纤维对不同细菌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银通过纤维表面N原子提供的孤对电子与纤维结合形成配位键,在溶液中微量的银离子被释放,具有灭菌性能;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均在99.96 %以上.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可常温使用.  相似文献   
14.
潜艇舱室固态胺CO2清除技术的基础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简述了国内外潜艇舱室CO2的清除方法,指出了固态胺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分析了固态胺吸附与再生的理论基础,给出了成功应用该技术需要优先解决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潜艇舱室固态胺CO2吸附及水蒸气再生的反应机理,指出了CO2水合反应和水合CO2分解反应分别为吸附与再生过程的慢反应.在实际工况下,固态胺吸附CO2的速率受传质控制,水蒸气再生过程很快,其速率不是主要关注的问题.基于双膜理论及双电层理论,分析讨论了固态胺吸附传质过程,推导出了CO2总的传质速率方程,给出了影响速率的2个可调因素--温度及固态胺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16.
潜艇舱室固态胺CO2清除技术的基础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国内外潜艇舱室二氧化碳的清除方法,指出了固态胺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分析了固态胺吸附与再生的理论基础,给出了成功应用该技术需要优先解决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腈纤维碱法部分水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价键理论分析了氰基的水解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聚丙烯腈纤维碱法部分水解的反应机理,指出了该法水解产物不仅含有羧钠基还含有酰胺基和六元环中间体,这些基团都得到了红外光谱的验证。该机理还指出反应过程中纤维颜色的变化与六元环中间体生成的量有关,即水解纤维中六元环中间体含量越多,纤维的颜色越深,这与实验现象相吻合,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学涂敷法制备了铜离子螯合纤维,考察了其对铜离子的平衡吸附过程及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对比了螯合纤维及D113树脂吸附铜离子的速率,并用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从而得出结论——在相同的pH值和浓度下,螯合纤维的吸附速率是D113树脂吸附速率的十几倍: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腈纤维碱法部分水解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价键理论分析了氰基的水解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聚丙烯腈纤维碱法部分水解的反应机理,指出了该法水解产物不仅含有羧钠基还含有酰胺基和六元环中间体,这些基团都得到了红外光谱的验证。该机理还指出反应过程中纤维颜色的变化与六元环中间体生成的量有关,即水解纤维中六元环中间体含量越多,纤维的颜色越深,这与实验现象相吻合,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