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59篇
公路运输   115篇
综合类   137篇
水路运输   145篇
铁路运输   85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91.
盾构隧道纵向在受到如地震、纵向地层变形等因素影响时,可能发生环缝张开,使得纵向接头在受拉时更容易破坏。为研究大断面盾构隧道纵向斜螺栓接头在拉拔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特征及破坏过程,采用自主研制的接头螺栓拉拔装置,开展了1:1接头足尺抗拉性能试验,分析了管片纵向接头在不同加载方式及荷载工况下,管片混凝土应力分布、螺栓应力分布及传递、结构声发射信息和接头最终破坏模式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斜螺栓纵向接头在拉拔过程中会对管片纵向接缝面及外表面的应力分布产生影响,对管片内表面的应力分布影响较小;纵向斜螺栓在顺向拉拔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而在垂直接缝面的拉拔过程中,螺栓与套筒、管片内部混凝土的破坏基本保持同步,可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与混凝土强度配合较好;螺栓拧进套筒的程度影响纵向接头的抗拉拔能力,拧进程度越大,螺栓与套筒的联结能力越强,越能发挥纵向接头的抗拉拔能力;结构最终破坏模式是螺栓、套筒及混凝土间的联结失效,破坏具有突发性,顺拔工况下,纵向接缝面会在孔口周围发生近外表面的锥体破坏,垂直拔工况下,套筒内部螺纹被挤压破坏,因此,可采取提高套筒强度、加强套筒周围配筋等措施以进一步改善纵向接头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492.
由于中大口径舰炮供弹形式多样,因此积累的智能供弹和故障诊断技术成熟经验尚不充分.本文探讨通过模块化的方法应对这一困境,进行供弹系统的初步模块划分,通过模块组合搭建了2种不同类型的供弹系统.最后分析了无人智能舰炮供弹系统的关键技术,对中、大口径舰炮供弹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3.
文章针对船舶结构设计时重点关注的艏部砰击载荷问题,综合考虑计算效率及精度,提出了基于势流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的混合两步法。第一步,采用三维势流理论预报波浪中有航速船舶的运动响应,分析船波相对运动;第二步,根据预报砰击载荷所在位置的船体横剖面,建立等截面的三维立体模型,采用基于有限体积法与动网格技术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基于第一步得到的相对运动结果模拟落体入水过程,计算砰击压力。使用该两步法预报了某超大型油轮在压载工况顶浪航行时候的艏部砰击压力,并讨论了相对运动和砰击压力的时域历程规律。文中数值预报结果得到了水池模型实验的验证,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预报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94.
联络横通道与隧道主体形成的空间交叉结构是隧道抗震的薄弱环节. 为探讨联络横通道采用刚、柔两种连接形式时对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以相似理论为基础,通过室内土工试验确定了振动台试验中地层和结构相似模型的材料参数及配比,分别建立了振动台试验结构模型和数值分析模型;将第1组试验得到的地层卓越频率15.0 Hz作为其余试验工况和数值计算中地震动频率的输入依据,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分析的方法对主隧道与联络横通道的地震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与相同深度位置地层的加速度响应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离地面越近,地层加速度的放大效应越明显;联络横通道采用刚性连接时,其最大应变反应出现在结构的拱顶和两侧拱脚处,而采用柔性连接可较好的降低结构各处的应变反应,且输入地震峰值加速度越大其减弱效果越明显;主隧道横断面上,靠近联络横通道连接处的位置易受其影响而产生应力突变,采用刚性连接时,其受到的影响更大;振动台试验与数值结果规律基本一致,采用刚性连接时,联络横通道对主隧道纵向的影响范围约为3.0倍联络横通道宽度,而采用柔性连接时其影响范围则减小至1.5~2.0倍.   相似文献   
495.
智慧航道是伴随智能航运发展而衍生出的新型航道信息化研究和建设方向,相关研究和工程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为了厘清现阶段智慧航道发展所处的历史地位,科学实效地推进智慧航道研究与建设,通过全国范围的航道信息化调查研究,以国家五年计划为主线,将智慧航道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分析各个阶段的主要成效,指出目前智慧航道概念不明、缺少智能航行支持、电子航道图标准不统一、更新机制滞后、服务能力不足以及缺失信息共享机制等存在的问题,并从智慧航道评价体系构建、智能航行支持、S-100标准应用以及多级内河航道网运行监测机制建设4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96.
通过对上海黄浦江陆家嘴区段浅滩形成原因的分析,介绍了对其治理工程及治理工程与环境保护、美化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497.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集装箱运输系统,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近年来,随着港口资源的一体化整合、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发酵以及全球经贸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入调整,我国集装箱运输系统也呈现一些新变化和新要求。本文梳理了我国集装箱运输系统现状,结合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和新要求,研究提出了未来完善和优化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方向和重点,以更好地支撑未来我国港口等相关规划的编制和集装箱运输系统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