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79篇
综合类   34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与对策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欧阳明高 《汽车工程》2006,28(4):317-321
1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1·1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对我国尤为严峻。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8亿辆,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主要增幅来自发展中国家。国际能源机构(IEA)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全球57%的石油消费在交通领域(其中美国占到67  相似文献   
62.
为了实现发动机工作状态的随车检测,本文对装有YC6108柴油机的东风载货车的瞬时转速信号进行了随车测量和分析。首先设计了适于随车测量的瞬时转速采集装置及其随车监控系统;然后根据在台架试验结果总结出的处理方法,对实车不同工况下的瞬时传递信号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这些结果表明,在汽车静止和行驶时,瞬时转速仍然可以估计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63.
面向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的传动系模型简化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童毅  鹿笑冬  欧阳明高 《汽车工程》2002,24(5):380-383,402
用平均值建模的方法,在忽略一种或多种动态过程的基础上,对汽车传动系进行了简化,建立了多种汽车动力系统的简化平均值模型,并且将忽略动态过程的模型与包含所有动态过程的模型进行仿真对比与分析,确定了一种忽略传动轴动态过程的简化平均值模型,可以在动力系统工作的频带范围内,准确描述动力系统,并且这种简化模型的合理性在数学上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64.
介绍美国、日本和中国铁道客车空调机组标准的发展概况。在叙述我国铁道客车及其空调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指出TB/T1804—2003《铁道客车空调机组》存在的问题,详细叙述对《铁道客车空调机组》的修订情况,并对TB/T1804—2009《铁道客车空调机组》的贯彻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5.
分析了调度命令、车次号、站场图形传输、调车监控信息传送系统等新业务的特点,并根据这些新业务的不同要求,来选择GPRS或CSD数据传输方式.介绍了新业务在室内静态测试和现场测试的情况,测试结果验证了对数据传输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6.
基于锈蚀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锈蚀钢筋混凝土大偏心构件进行分析,通过温度场模拟钢筋锈蚀作用,得到锈蚀构件破坏特征及承载力随锈蚀程度的变化规律。经对比试验结果,该有限元模型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能较好吻合,温度场模拟钢筋锈蚀较理想。对不同直径钢筋影响受压柱承载力和裂缝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随着钢筋直径增加,钢筋锈胀力减小,裂缝开裂分布区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7.
功率混合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恒压式能量分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功率混合型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特征,给出了功率混合型动力系统能量分配算法的实用设计原则,阐述了该型动力系统适用的恒压能量分配方式,并依据提出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能量分配算法设计。在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清能3号”的应用中,又提出一种分模式控制解决方案。实验证明,所设计的算法能综合考虑动力系统的部件安全性、动力性和经济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针对客车用燃料电池的系统结构,分析了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的特点和性能要求,完成了基于TTCAN概念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设计与监控程序开发。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通信协议和监控程序能够满足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69.
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因素是复杂的、综合的、系统的,且其开裂的现象在工程中较为常见,是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它涉及设计、材料、施工等综合问题。在研究混凝土裂缝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了解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为根据对其裂缝的产生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0.
指出现有统型大功率空调发电车柴油机组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新的冷却水温度调节系统,列出系统的控制方框图,并对系统的各控制环节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