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篇
  免费   67篇
公路运输   387篇
综合类   449篇
水路运输   268篇
铁路运输   157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如何尽快提高高职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高职学校教学讨论的热点问题。我们从两个发面展开讨论:一是高职学校学生为什么对教师不满意?二是如何尽快提高高职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72.
运价远期市场对即期价格波动特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国际干散货巴拿马型船运输市场的运价波动特征的变化情况.根据远期运价协议发展的不同阶段,将航运市场运价时间序列分为2003年前后两段,运用GARCH-M(1,1)模型,以1999年11月以来巴拿马型船4T/C一揽子平均运价水平作为样本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运价远期市场的成熟,即期现货市场不仅运价波动变大,市场信息效率降低,并且波动的衰减性变弱.即外界信息冲击所引起的波动比2003年以前的影响更持久.  相似文献   
73.
运用CFD软件Star-cd对一台舰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实现预混合近似等压燃烧进行了缸内喷雾及燃烧过程的模拟计算,主要考察了不同压缩比的燃烧室型线,以及喷油器喷孔参数对柴油机性能、缸内温度场、速度场和NO排放的分布的影响.经过多方案的计算分析,确定了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实现预混合近似等压燃烧的压缩比和喷孔参数,并能在提高柴油机性能的同时降低排放.通过对最优方案的台架试验,在直喷式柴油机上实现了预混合等压燃烧要求的放热率.  相似文献   
74.
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探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是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一些方法或手段预测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不良地质体或地质界面的位置、性质和规模,为安全、快捷、持续施工采取防范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在详述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探测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地下全空间情况下,震源与接收点之间的地震波场运动关系,讨论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较全面地总结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预报时距曲线规律。同时开发一套隧道反射地震法超前探测数据处理系统(TRSP1.0),该系统涵盖波形处理、正演模拟、成像处理和岩石动力学参数提取等功能模块,给出合理的处理流程。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测试验证,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详细介绍了高真空击密法的原理及施工控制要点。通过工程实例,以浅层平板载荷及重型动力触探检测结果和沉降观测数据为依据,证明高真空击密处理软土地基有工期短、效果好等优点,在一定意义上将强夯法推广应用到了饱和软粘土。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国家海事局第 2 5期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全国统考航海英语笔试试卷的分析 ,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继而提出了改进上述问题的若干建议 ,以供有关主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7.
独立司机室结构是一种充分考虑司机驾驶舒适性的内燃机车司机室结构.这种结构的设计关键是选择合理的弹性元件,以最大限度避开内燃机车工作状态下由底架传入的剧烈振动.论文在有限元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振动的叠加原理,提出了用于评价振动强弱的最大归一化位移响应概念.以某型带有独立司机室结构的内燃机车为例,通过对车体模态的叠加,计算出了司机室座椅处的最大归一化位移,并以该归一化位移最小为优化目标选择了适合该型内燃机车的弹性元件.  相似文献   
78.
79.
为解决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开裂和铺装层易损的难题,提出钢-ST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方案。此结构方案应用于含有钢箱梁栓接的旧桥桥面维修时,螺栓连接区域由于存在拼接钢板,导致局部接头区域STC层厚度骤减,刚度下降,受力变形趋于不利,易出现早期开裂现象,需进行局部优化设计。针对这一问题,就接头区域局部提出2项强化构造措施(①局部加密剪力钉、②部分纵向钢筋与拼接钢板局部焊接),并进行足尺条带模型试验。以礐石大桥螺栓连接区域为例,对拟同时采取上述2项措施的情况进行验算。研究结果表明:2项措施均在不同程度上阻滞了STC层顶面接头区域内微裂纹宽度的发展,延缓了开裂,尤其当采取第2项措施或同时采取2项措施时,STC层顶面接头区域晚于一般区域开裂,即接头区域不再是设计计算中需要控制的不利区域;STC层顶面可能出现的最大拉应力为11.5 MPa,小于试验开裂荷载对应的名义开裂应力17.7 MPa,满足设计要求,即钢-ST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方案应用于礐石大桥桥面维修可行。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大跨连续刚构桥在下击暴流水平风速作用下的风振响应,开发了一套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模拟下击暴流水平风速的试验装置。下击暴流水平风速剖面通过调节置于风洞中的斜板竖向位置与倾角来模拟,下击暴流时间特性通过控制两侧水平开合板运动的速度、角度来模拟。以广东虎门大桥辅航道桥为工程背景,设计并制作几何缩尺比为1:200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气弹模型,进行了下击暴流瞬态风场、下击暴流稳态风场和大气边界层B类风场下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对不同风场下桥梁结构风致振动位移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下击暴流模拟装置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所模拟的下击暴流水平风剖面与下击暴流经验风剖面吻合较好;采用下击暴流模拟装置实现了下击暴流风速时间特性的模拟,所模拟的下击暴流瞬态风场湍流度与目标值总体接近。在下击暴流瞬态风场下桥梁梁端横桥向位移响应时变均方根最大值约为在B类风场下梁端横桥向位移响应均方根值的2.7~6.8倍;在下击暴流稳态风场下桥梁梁端横桥向位移响应时变均方根最大值约为在B类风场下梁端横桥向位移响应均方根值的70%~230%。在下击暴流瞬态风场下桥梁梁端竖向位移响应时变均方根最大值约为在B类风场下梁端竖向位移响应均方根值的2.3~5.3倍;在下击暴流稳态风场下桥梁梁端竖向位移响应时变均方根最大值约为在B类风场下梁端竖向位移响应均方根值的90%~2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