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1篇
  免费   578篇
公路运输   2292篇
综合类   2781篇
水路运输   2233篇
铁路运输   1350篇
综合运输   25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453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400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707篇
  2010年   662篇
  2009年   659篇
  2008年   602篇
  2007年   690篇
  2006年   648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研究目的:新建工程上跨既有铁路隧道施工越来越多,需严格考虑对下方铁路隧道的附加位移、附加应力、平顺度等多方面影响和施工步的动态作用结果;而理论解是难以考虑复杂地形和施工过程的.结合上杭县北站新区内拟建的新站北路上跨赣龙复线铁路工程,应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探讨上方公路施工对下方铁路隧道的影响,以指导设计,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研究结论:通过基于实际地形条件及隧道衬砌设计的三维模型研究得出:铁路隧道的最大附加位移在1 mm左右,最大附加内力为1 810kN·m/m;公路路堑开挖面最大水平位移为41.0 mm左右.认为在做好有效施工组织和监控量测的前提下,可保证铁路的运营安全.建议施工中应尽量分段、分区、分层、对称地进行路堑开挖,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施工步的适当调整,以进一步降低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2.
研究目的:桩板墙是一种常见的铁路边坡防护工程,桩间板在施工前需要先开挖桩前土。因此为保障桩间土的稳定性,桩间常常逆作法施工锚杆,但由于该支护方法的机理尚不明确,尤其是当悬臂高度较大时桩间土极易发生垮塌,给后期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并增加桩板墙背侧土方回填的费用。因此,论文重点围绕桩间土拱效应与锚杆加固的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帮助。研究结论:(1)通过在桩间施工一定数量的锚杆,可有效降低桩间土发生局部垮塌的风险,使得锚杆能够紧密地连接桩间欠稳定土体、土拱压密土体及后方的稳定土体,土拱拱圈附近的密实土体发挥了锚杆锚固段的作用;(2)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受桩间土拱效应分布的几何形态的影响,锚杆布置宜在相邻两根悬臂桩跨中位置适当加密,采取该类布置方式相比均匀布置能够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3)桩间锚杆的设计钻进深度可以采用上部较短,中下部适当加长的方案进行设计,且锚杆设计钻进深度不应超过1.5倍桩间净距。若中下部桩间土体较密实,可以考虑适当减小锚杆的钻进深度;(4)采用锚杆加固桩间土大多是应用于临时防护,为了进一步提高桩桩间土的稳定性,降低道路运营期间因桩间土局部滑塌或掉块带来的风险,或出于美化道路周边环境等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73.
介绍了国内首例在地铁工程中应用的SVG装置的设计过程和试运行情况,从装置的原理和设备组成的特点等方面分析了SVG装置在地铁工程中应用的优势。以大量的实测数据客观反映了SVG装置的运行特性和对地铁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74.
翅柱式水冷散热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化解强化换热与流动阻力的矛盾、优化某IGBT水冷散热器的设计,对比分析了5种不同翅柱结构(带小突起枣核状、光滑枣核状、菱形、圆形和方形)对流速、压降和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小突起枣核状翅柱的换热效果最佳,圆形翅柱的换热效果最差;光滑的枣核状翅柱流线型最好、压降最小,方形翅柱的流线型最差、压降最大;温度对冷却介质物性参数有较大的影响,在水冷散热器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温度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5.
以隧道边坡为背景,运用综合勘察方法获取滑坡区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计算和软件分析方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二者结果较为相近。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HXD2B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辅助电路系统的构成,并对辅助电路工作原理、辅助负载运行管理及辅助电路保护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此系统性能可靠,目前已完成型式试验及线路运行考核,应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77.
一种改进的二电平IGBT变频器损耗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率器件的导通和开关特性对温度较为敏感,计算损耗时应综合考虑结温和散热条件因素。文章通过Matlab循环调用功率器件损耗计算程序和ANSYS温度场计算程序,以实现二电平变频器损耗的精确计算。该方法可为功率器件损耗的准确计算和散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重载列车同步控制下纵向力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列车纵向力成为评价重载列车同步控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对其进行研究,建立了列车纵向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设计仿真模型,计算不同编组和不同工况下万吨列车的纵向力,并与试验数据进行比对来验证该仿真模型的可行性,同时也验证了同步控制的组合列车比传统编组方式列车在纵向动力学性能上更具优越性,为进一步分析和优化列车同步控制提供仿真平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轨头廓面.关于预打磨后的实际轨头廓面与预打磨设计廓面的误差,在轨距角部位应控制在-0.1~0.3 mm范围内.建议我国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周期为每30~50 Mt通过总重打磨1次,对于无砟轨道取上限,有砟轨道取下限;关于60kg·m-1钢轨的预打磨深度,在轨距角部位应达到0.8~1.5 mm,在主要轮轨接触部位应大于0.3 mm;钢轨打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应小于10μm;采用48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3~4遍,采用96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2遍.  相似文献   
80.
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了世界的重点。电动汽车由于低碳环保,是汽车产业的的未来发展趋势。与电动汽车配套的充电设施必须与之保持同步,电动汽车的发展才能不受制约。为此,本论文重点研究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