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2篇
  免费   198篇
公路运输   1490篇
综合类   1345篇
水路运输   1382篇
铁路运输   787篇
综合运输   1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61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利用微机通过梯度法初步实现对汽车振动参数的优化设计。对于给定的路面道路不平顺谱,用Basic语言编制了一个应用软件,利用比例作用调节器对汽车振动参数进行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32.
林美坤 《集装箱化》2004,(3):25-26,41
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越国界的系统工程,一般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代理、咨询和其他服务等经济活动,涉及的环节非常广泛。物流的法律框架是由物流活动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决定的,规范物流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法令、国家标准、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也就包括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33.
高职院校激励机制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洁珊 《中国水运》2007,5(3):231-232
激励是现代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管理职能。创造一个良好激励员工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现行有关激励的理论和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和设计了高职院校的激励机制,希望能给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甄秉国 《铁道勘察》2007,33(3):67-69
在收集既有区域地质资料和勘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钻探、现场详细调查,对青藏铁路格拉段DK1933+000~+200段水害进行了系统的勘察和分析,查明了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水害的发育程度、地形地质、施工等条件,提出了水害整治意见。  相似文献   
35.
徐鲁杰  刘镇 《船海工程》2007,36(1):73-74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某舰用汽轮发电机组的滑油铜含量进行分析,找出铜含量的变化规律,然后与曲线拟合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作比较,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BP网络模型比曲线拟合模型的预报精度明显提高,预报结果稳定,且建立模型的过程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36.
简要介绍202kW玻璃钢拖网渔船的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并就船电设计有关的电制、电站、配电、动力、报警装置、防无线电干扰措施、避雷、接地保护、电缆选用、无线电通信、导航、助渔设备配备等问题作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铁路、公路、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之间差别的原因,为投标报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五极纵轴测深法的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及工程实例,在宜万铁路长大深埋隧道的勘探中应用了五极纵轴测深法,经钻探验证基本吻合。理论及实践证明,五极纵轴测深法在非层状地层的探测方面有较好的分辨率,并可以直观地划分物探异常和绘出可信度较高的物性地质断面。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NORCON公司研发的Neptune模拟器的主要功能及功能的设计方案,剖析了其搭建框架,分析其故障设置及评分体系的机理,从而阐述了先进模拟器的现状、发展水平及趋势。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比跨度32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用不同方法加固前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碳纤维加固技术应用的适宜场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抗弯加固方面,碳纤维加固更适合于原结构高度较小、配筋较少、荷载变化不大的构件;对于梁高大、配筋多、活载作用大的桥梁,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梁,因新增碳纤维的面积远远小于实体梁面积,加固后构件的刚度,钢筋应力的改善有限,其加固的效果不如预应力加固。采用黏贴碳纤维布的加固方法基本无法提高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但在梁体开裂后,碳纤维对梁体的裂缝发展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