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5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42.
43.
波浪作用下椭圆形横截面悬浮隧道管段压强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悬浮隧道在波浪力作用下的波动特性,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为背景,设计一种双向6车道悬浮隧道交通结构,开展9种不同工况下模型比尺为1∶[KG-*2]60的水力物理模型试验,分析悬浮隧道结构在不同波浪高度、不同波浪周期下的迎浪面、背浪面和上下表面的压强变化特性。首先,根据悬浮隧道管段迎浪面、背浪面和上下表面波峰、波谷时刻的压强包络线分布规律,发现管段垂向压强差值显著大于水平向。然后,比较周期和波高变化对压强极值的影响,在相同周期下,管段表面压强极值随波高的增大而增大; 在相同波高下,压强极值随周期的增大而减小。最后,在一个波浪周期内,悬浮隧道结构出现了多个局部峰值,在不同波高下,峰值次数随周期的增大而规律增加。研究表明: 波高是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并应重点关注短周期波浪对结构的稳定影响以及结构的垂向受力变化。  相似文献   
44.
为研究树根桩加固软弱黄土隧道对基底沉降的影响,依托榆林某黄土铁路隧道,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隧底有无树根桩加固的2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2种工况下隧道边墙角区域和隧底的变形,研究树根桩对隧道基底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树根桩加固后,隧底隆起由16.6cm减小到2.1cm,加固范围内隧底隆起减少68.3%;边墙角区域隆起从8.5cm减少到3.4cm,减幅为58.21%;此外,加固后的拱顶沉降也有所减小。树根桩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层的承载力,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5.
悬浮隧道是未来峡湾跨越、深海通道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的重要方式。针对悬浮隧道建设的关键问题,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悬浮隧道断面结构型式、管节结构动力响应、锚索涡激振动、悬浮隧道试验技术及悬浮隧道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出悬浮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悬浮隧道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结果表明:1)在断面设计方面,耳形或椭圆形断面型式的悬浮隧道在复杂动水环境中稳定性好,但也需要综合考虑管节结构断面型式、浮重比与布置方式等因素; 2)在结构与锚索动力响应方面,现有研究方法以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为主,模型试验技术相对薄弱,有必要开展环境荷载-交通荷载-悬浮隧道多荷载耦合下的模型试验,验证理论分析与数值模型; 3)在适用性方面,有必要在有条件的水域建设小型悬浮隧道对静态水域开展实体隧道研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复杂海况下大型悬浮隧道建设提供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46.
有效结合车辆电子标签信息和车辆图像,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积分的ETC车辆身份验证方法,从而解决ETC系统中的干扰问题。该方法以系统获得的车辆信息为已知信息,用车辆图像信息作为特征进行验证,再通过模糊积分融合验证结果,判断车辆身份的合法性。同时对模糊密度的赋值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简单、鲁棒性强的特点,利用模糊积分算法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ETC系统中的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47.
郭军  余顺  丁浩 《公路交通技术》2013,(6):76-80,84
以广东省在建3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为依托,根据实际围岩条件、埋深、设计洞形及断面大小,对设计支护参数进行安全性能优化分析。通过对“原设计”和“优化后”的2种支护结构的平面有限元计算,得到HI~V级围岩条件下的6种典型初期支护结构型式。优化后的设计支护参数能确保安全,同时节约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8.
茶山隧道是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在建的一座大跨小净距隧道,下穿500 kV高压线铁塔,对爆破开挖要求极高。针对该隧道埋深较浅、围岩变化较频繁、长度短的情况,提出全隧道采用短距离三台阶分次爆破开挖方案,即将上台阶单段最大装药量控制在23 kg以内,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并根据爆破震动监测进行修正,力求隧道爆破时高压铁塔塔基处爆破震动速度不大于2.5 cm/s,以保障隧道上方高压铁塔的稳定和隧道施工安全。该隧道的开挖及爆破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丁浩 《公路隧道》2004,(3):40-43
2004年5月16日下午,在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蒋树屏总工、隧道室程崇国主任的带领下,李勇、黄伦海、林勇等一行9人,在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办事处刘远主任的安排下,来到重庆主城排水过江隧道施工现场,听取该施工方项目部总工李勇军、副总工张健等关于工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特长高瓦斯隧道运营期不同通风方案下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通过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建立瓦斯在隧道内的运移模型,分析了运营期隧道在自然通风+竖井通风、自然通风+射流风机、自然通风+竖井通风+射流风机等3种不同组合通风方式下的隧道内气体速度流场和瓦斯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当瓦斯释放点位于竖井位置下游时,会导致下游瓦斯浓度变高;2)射流风机开启后,隧道内气体流速会相应增大,在射流风机前方的风速可达10 m/s以上;3)自然通风+射流风机的组合通风方式优于其他组合式通风方式,其隧道内瓦斯平均浓度值为0.48%,较自然通风+竖井通风、自然通风+竖井通风+射流风机组合的最优值分别降低了44.83%、31.43%。研究结果可供运营期特长高瓦斯隧道通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