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预测桥梁结构钢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速度,并用以指导青岛海湾大桥钢结构的后期维护维修,利用多年累积的材料暴露腐蚀试验数据,对桥梁结构钢(Q235)的腐蚀深度,分别建立了幂函数预测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并对两者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但仅能预测Q235钢在t=2n年的腐蚀深度;幂函数预测模型可预测不同钢种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深度,应用范围更广,但精度较低;实际应用过程中,可综合考虑这2个模型的腐蚀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32.
天津中心城区是一般平原地区,经过多年的规划实践,道路竖向规划作为各项工程建设、管理的纽带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国家规范中的道路竖向规划技术方法侧重于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道路竖向规划的编制,缺少宏观指导.为此,该文从天津规划实践总结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道路竖向规划编制的一般路线和方法,期望对类似于天津的平原地区道路竖向规划编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钢渣在沥青路面感应热自修复技术中的可行性,利用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对掺钢渣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分析了试件的膨胀温度和升温速率,得出了裂缝愈合的最佳时机。结果表明:掺钢渣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感应加热温度不超过95℃,否则试件会膨胀松散;沥青混合料平均升温速率随钢渣掺量和粒径的增加而提高;75℃可作为感应加热的最佳修复温度;综合试验结果,粒径1.0mm、掺6%的钢渣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34.
35.
对RD2车轴轴颈卸荷槽施行超声波探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
  正幸 《国外铁道车辆》2000,37(6):28-31
介绍了内燃动降低噪声的措施,通过采取改进地板结构,发动机悬挂等方法,使内燃动车运行时噪声降低了5dB。  相似文献   
37.
利用AT89C52单片机设计了一种无功功率补偿器。该补偿器利用单片机AT89C52实现对数据的处理、输入和输出等功能;采用数字检测电路来获取电网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控制开关采用过零触发型固态继电器,使电容的投入和切除控制实现等电压投入、零电流切除;添加了光电耦合器,以便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利用外接键盘实现了功率因数的人工设置。通过实时监测功率因数及分析补偿,该补偿器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降低电能损耗。  相似文献   
38.
低水头水利枢纽闸坝下游回流区冲刷问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水头水利枢纽局部泄流时,下泄水流普遍存在着回流运动,当回流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河床造成较大程度的冲刷,闸坝下游回流区的冲刷是水利工程中的难点问题之一。通过动床和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闸坝下泄回流区域地形、流场、紊动能、紊动切应力以及回流强度,阐述了造成回流区水流结构以及河床冲刷的原因。试验研究表明,在下泄主流与副...  相似文献   
39.
以扭转梁式后桥A0级车整车操稳性能开发为例,描述整车动力学性能正向开发及验证过程。设计阶段通过竞争车型主观评价及客观测试完成主、客观指标目标的确定,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实现整车性能指标到系统及零部件性能客观指标的分解;验证阶段通过不同阶段悬架系统至整车级的虚拟分析优化及试验验证,实现设定的整车动力学操稳性能目标。虚拟样机技术及试验验证相结合有效地应用于扭转梁式A0级车整车动力学操稳性能的正向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40.
针对智能驾驶汽车性能的测试与评价,不仅涉及智能驾驶系统对路侧单元、道路及交通标识、动态交通参与者等行驶环境的感知能力和控制的智能化水平,还需要全面评价智能驾驶系统对乘员乘坐感受的影响。文章针对智能驾驶汽车驾乘舒适性测评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调研,分别从智能驾驶汽车驾乘舒适性测评方法、改善途径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探讨,为智能驾驶汽车驾乘性能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