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221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73篇
铁路运输   92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文罕  佴磊  周能娟 《中国水运》2009,(2):174-175
介绍了TSD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岩溶地区隧道的应用,通过对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说明了该系统对溶洞的预报具有准确、快速的优点,同时总结了溶洞预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2.
基于UPF的神经网络辅助机动目标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国庆  刘忠  刘晓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2):49-51,76
为提高机动目标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辅助下的滤波方法。基于Unscented卡尔曼滤波方法,Unscented粒子滤波器(UPF)能够产生较准确的建议密度分布,因此相对于其它蒙特卡洛方法,UPF能够获得对非线性目标跟踪问题更好的近似。利用目标的机动特征建立和训练神经网络,将神经网络的输出作为加速度控制参数,用于修正目标的运动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与扩展卡尔曼滤波相比,神经网络辅助下的UPF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453.
为了研究填充沟隔振的隔振效果,本文以模型试验为基础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了填充沟宽度、深度、填充物种类对近场填充沟隔振效果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在本文试验条件下,成果表明:填充沟对沟后一定距离土体的隔振效果显著,填充沟沟后土体振幅衰减率的范围在55. 07%-78. 57%之间;对填充沟隔振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填充沟深度、填充物材料、填充沟宽度;填充沟宽度变化对填充沟的隔振效果影响不显著,填充沟深度越深对沟后土体隔振作用越显著,空沟隔振效果要优于橡胶颗粒填充沟和砂土填充沟;本试验选出的最优方案为填充沟宽度50mm、深度400mm,无填充物。  相似文献   
454.
通过引入动态面控制思想对扩张状态观测器及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进行改造,设计一种动态面自抗扰控制器,并将其用于海洋平台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问题上.动态面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扰动估计能力,动态面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的设计是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效率.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动态面自抗扰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对扰动的估计能力明显提升,系统的抗扰能力与鲁棒性得到增强,同时其具有较好的控制品质和响应特性,进而提高了海洋平台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55.
文章首先对管片上浮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盾构隧道施工阶段上浮计算模型荷载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其次指出了弹性支撑法和修正惯用法直接运用于盾构隧道上浮阶段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即弹性支撑法计算得到管片底部向下位移,与实际上浮阶段管片隆起不符,而修正惯用法又不能考虑拱顶上覆土体反向压缩特性;最后,基于弹性支撑法并利用修正惯用法思想提出了能规避上述两个问题的反转抗力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模型与施工阶段管片上浮变形特征吻合度高,施工阶段管片上浮状态下弯矩、轴力和剪力最值较弹性支撑法和修正惯用法获得的结果分别增加68%、21%和51%以及34%、69%和22%,说明按本文推荐计算模型进行上浮管片设计可避免实际工程配筋不足造成的管片破损、开裂或渗漏。其结论可为盾构隧道设计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456.
详细介绍了牵引变流器中间直流环节限压斩波回路的过压抑制基本原理,给出了限压电阻选取准则.针对限压电阻的过温保护,通过对牛顿冷却定律推导,得到了限压电阻温度实时估算公式,并形成了一种过温保护策略.通过试验得到限压电阻温度估算结果,证明了所采用的过压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57.
为了解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监测制度发展现状,梳理了日本、欧洲、美国、中国的铁路桥隧检监测制度及劣化评定标准,从检监测类别、周期、人员、技术要求、状态评定等方面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速铁路桥隧实际检查无法覆盖制度规定的全部指标,检测周期与检测类别不匹配,人员要求及作业流程未规范化,重点桥隧结构尚未建立统一监测制度,劣化...  相似文献   
458.
针对传统高铁无砟轨道监测在传感器参数与布点布线信息查询、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存在的可视化水平低、直观性差等问题,借助BIM和AR技术,研究无砟轨道监测信息管理和表达方法。在总结道床板伤损病害及关键监测参数的基础上,搭建了双块式无砟轨道、监测设备模型;基于Unity3D平台,开发传感器参数及布点信息AR查询终端;采用可视化编程工具Dynamo,构建道床板轻量化模型,将监测数据与道床板模型动态关联。将其应用于兰新高铁双块式道床板监测中,结果表明:AR信息查询终端可实现道床板监测设备参数与布设信息的快捷查询,有效提高监测信息管理效率;道床板板端倾角与温度梯度变化峰值出现的时间一致,监测数据与模型的联动能够反映真实情况下道床板的位移和变形情况,BIM的应用可提高监测数据分析和服役状态观测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459.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无人叉车和AGV在工业生产、物流等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扩大激光导航AGV叉车的应用场景,分析了一种将反光板激光导航方式应用于AGV叉车的研发情况。车体集成了基于STM32F407的控制板,通过CAN总线和RS232/485串口通信,集成底盘控制系统、叉臂液压系统、激光导航定位系统、避障雷达系统,研制了室内反光板激光导航AGV叉车。激光导航定位系统结合实际场景的使用要求来布置反光板,采用三角定位原理,通过激光传感器采集反光板以确定自身定位,建立了电子地图,并通过核心算法实现在电子地图中AGV叉车实时位置的更新,叉臂液压系统采用拉升编码器,通过STM32的RS485串口通信,实现了AGV叉车叉臂的升降的实时控制;避障雷达采用兴颂激光雷达,通过STM32的RS485串口通信,结合场景需求调整避障范围,实现了AGV叉车行走安全避障功能。  相似文献   
460.
广州一座高架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跨中区域腹板上部近承托处存在纵向裂缝,且局部开裂伴有碎边现象。本文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腹板开裂病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增大腹板截面、增设预应力碳板和跨中横隔梁的加固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原桥在不考虑桥面铺装参与结构受力的条件下,车辆荷载局部轮载将会使得T梁跨中区域腹板顶部出现较大的竖向拉应力,与纵向裂缝的位置较为一致;加固后,T梁承载能力富余度增加,梁体下缘拉应力得到明显改善;同时T梁腹板局部承载能力及裂缝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