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10篇
铁路运输   2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选用43次地震中获得的350条地震波,进行单自由度(SDOF)系统的非线性时程分析。运用统计回归方法,得到4类场地上SDOF系统强度折减系数与弹性周期和位移延性比的关系谱。将规则桥梁等效为SDOF系统,提出利用弹性反应谱和强度折减系数谱计算规则桥梁最大弹塑性地震反应的简化方法。等效SDOF系统的恢复力关系通过桥墩塑性铰截面的弯矩-曲率分析确定,并考虑了桥墩基础弹性变形的影响。运用给出的简化方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对32 m铁路简支梁桥在罕遇地震下自振周期及墩顶最大位移进行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既可用于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也可用于抗震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22.
通过海水冻融循环试验,对不同配合比的活性粉末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变化规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冻融破坏和氯离子侵蚀为控制因素的使用寿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粉替代部分硅粉降低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但提高了抗海水冻融能力;冻融破坏为混凝土材料寿命的控制因素时,在海水冻融循环作用下,掺入粉煤灰或矿粉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均大于单掺硅粉的活性粉末混凝土,且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均超过90a,而C50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寿命仅为24.4a。基于Monte Carlo随机模拟和Weibull分布理论,建立以氯离子侵蚀破坏为控制因素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对不同配合比活性粉末混凝土使用寿命的分析表明,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能显著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粉煤灰和矿粉替代硅粉也可提高使用寿命,粉煤灰存在最佳替代率,而矿粉替代率越高寿命越长。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桥梁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本文对RPC T形桥梁进行了设计和静载试验,并对跨中截面承载力进行了全过程分析.该T形桥梁包括两片T形梁,跨度为20 m,梁高1.35 m.通过对两片RPC T形梁进行静力加载试验,测试了梁体的跨中下翼缘的拉应变随荷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梁体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均满足规范要求.根据全过程分析结果,梁体的承载力安全系数可达2.25,通过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全过程分析中采用的参数和假设条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4.
根据试验并结合国内有关研究成果,建立了以测试水泥涛浆弹性模量,确定石砌体弹性模量的方法,给出了适合铁路结构工程应用的砌石圬工弹性模量和初始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5.
介绍对秦沈客运专线 2 4m箱形梁进行的传力锚固阶段跨中截面应力测试 ,并根据测试数据研究传力锚固后跨中截面的应力分布 ,验证平截面假定 ,为以后高速铁路箱形梁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秦沈客运专线臬梁水化热温度、应变变化及裂缝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数据,总结了铁路32m双线单箱单室混凝土箱梁横截面上水化热温度和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温差裂缝和温度收缩裂缝的产生机理,对此类箱梁早期温度裂缝的有效控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长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8.
基于Bouc-Wen微分滞回模型,提出考虑弹塑性结构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捏拢滑移效应的光滑滞回模型.在该滞回模型中,弹塑性结构滞同反应的刚度退化程度由与加载历史上最大位移延性相关的参数控制,强度退化规律通过引入基于变形和滞回耗能双参数指标的损伤指数描述,捏拢滑移特征通过增加滑移-锁定单元模拟.滞回模型的控制参数为9个,一般只需调整其中与刚度退化、强度退化和捏拢滑移特征相关的6个参数便可模拟多种形状的滞回曲线.应用该滞回模型对弯曲破坏型和剪切破坏型钢筋混凝土柱抗震试验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滞回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不同破坏模式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滞回曲线.  相似文献   
29.
针对京津城际铁路长桥多并且桥梁所占比重大的特点,设计上采用了长桥无砟轨道新方案.本文介绍了京津城际铁路桥梁段底座板类别,以及不同类型底座板的施工技术,为高速铁路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针对铁路32 m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低高度T形梁,通过实梁静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受力性能.进行的2个循环加载试验结果表明:梁体跨中处应变沿梁高分布呈线性变化,而且该梁均呈现线弹性工作状态,平截面假定适用;梁体下翼缘的底面和侧面均未出现裂缝,该梁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梁跨中截面受力全过程分析,得到该梁的抗裂安全系数为1.4,极限承载力安全系数大于2.28,满足相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