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37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苏州大森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是物流塑料单元化集装器具的专业制造商.产品涉及汽车、电子、机械制造、商业物流配送等领域,自2002年创办以来,大森塑胶凭着优良的技术及诚信的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开发为动力,不断创新设计出新的产品,获得国家多项专利认可.目前,大森公司已形成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产品储运、售后服务等一条龙服务.  相似文献   
52.
宁静 《运输车辆》2010,(8):101-101
2010年6月29日,广西玉柴机器集团与桂林福达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桂林市举行。玉柴集团公司总裁古堂生、桂林福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黎福超分别代表玉柴和福达在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53.
传统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有时已经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应用于沥青路面中。其中,纤维作为一种特殊添加材料,在沥青路面中被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54.
根据我国已建成通车的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从路基施工前的准备、路基施工、台背处理、路面施工及路面排水处理等方面浅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55.
根据本质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内涵,结合神华集团包神铁路公司本质安全管理的特点,设计了铁路运输企业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应用功能和核心业务流程.将该系统应用于铁路运输企业,可为实现铁路运输企业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56.
为抑制单独使用Cohen类进行时-频变换时出现的交叉项,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将信号从频域上分离为若干个内禀模态函数之和,将分解后的信号分别进行Cohen类分布的时-频变换,得到信号的时-频分布.对3种不同类型的仿真信号进行计算,并将其时-频分布与直接对信号作Wigner-Ville分布、Cohen类时-频分布(以广义指数核为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抑制由二次分布所产生的交叉项,得到的结果更加接近理想时-频分布.  相似文献   
57.
匝道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由于高速公路主线与出口匝道之间交通流运行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在出口匝道上交通流运行极不稳定,并产生大量的交通冲突,成为高速公路拥堵和事故多发地带.为改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的安全现状,本丈在提出出口匝道地面衔接部功能区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功能区的界定方法,并最终给出了典型出口匝道衔接部功能区范围的建议值,为改善高速公路匝道出口功能区内交通安全水平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8.
在铁路全面深化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过程中,按照“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思想,铁路局干部履职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安全风险管控、重点推进工作、专项整治实施等干部履职管理的核心业务,与相关业务系统间进行信息交互与共享,构建了铁路局一体化的干部履职管理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将安全风险控制和干部履职相结合,实现了安全管理和履职考核信息的分类掌握、分级管理、信息共享和综合应用,成为构建干部安全管理和履职过程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9.
超高车辆与立交桥梁碰撞的高精度非线性有限元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高车辆和立交桥梁之间的碰撞事故屡见不鲜,深入研究车一桥碰撞机理,为提出车一桥碰撞桥梁损害计算方法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高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对超高车辆一立交桥碰撞进行了高精度仿真分析,并对不同车速导致的桥梁损害情况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可为深入研究车一桥碰撞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黄泥川隧道防排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泥川隧道采取了“以排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洞外设置排水天沟、截水沟及路面边沟,洞内侧在复合式衬砌中间设夹层防水层,并根据围岩渗水情况,每隔5~10m设一道环向排水盲管,在两侧拱肩及边墙底,沿隧道纵向设置贯穿全洞的集水盲管,对应环向盲管采用三通导入洞内排水边沟。施工缝及沉降缝处均安放橡胶止水带,防水抗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