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02篇
综合类   61篇
水路运输   62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随着新装备陆续服役,新型舰船动力装置监控系统的软件维修保障已越来越成为嵌入式计算机资源维修保障的重要问题之一。文中介绍了维修保障的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指出维修保障中存在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针对隧道渗漏主要发生在各种缝上,提出隧道分区防水的新技术,该技术在阳山隧道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压实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击实方法制备不同夯击功能下的土样,来研究压实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压实黄土的压缩模量、粘聚力及内摩擦角随击实功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击实功下土样的强度随龄期基本呈增长趋势,但其增长幅度与试验过程中的压应力大小有关;同一龄期土样的粘聚力随击实功变化幅度较大,而内摩擦角随击实功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04.
客车用空气弹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客车用空气弹簧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及空气弹簧的特点,讨论空气悬架的刚度特性、有效面积特性、频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空气悬架的控制特性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5.
汽车底盘最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些最新的汽车底盘电子化技术包括BBW、RWS、ESPⅡ、ADC、ARC等,就汽车底盘的发展趋势做了详细说明,包括底盘各种技术的集成化、网络化等。  相似文献   
106.
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土石混填路基的非等时距预测模型,同时,为了预测土石混填路基工后沉降,建立了土石混填路基工后沉降的GM(2,1)模型。通过实例计算表明,GM(2,1)模型预测精度较GM(1,1)灰色模型高,在土石混填路基工后沉降预测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经乳房切除切口鉴别前哨淋巴结 (SLN)的价值及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方法 按接受手术的先后顺序将 72例病人分为经乳房切除切口组 (B组 ,36例 )和腋窝切口组 (A组 ,36例 ) ,采用专利蓝 (Patentblueviolet)癌周注射鉴别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结果 SLN鉴别成功率为 83% ( 60 /72 ) ,SLN有转移的 1 8例中 ,唯一转移者 6例 ( 33 3% ) ,B组鉴别成功率 94% ( 34/36) ,预测腋淋巴结的准确性 1 0 0 % ;A组鉴别成功率为 72 % ( 2 6/36) ,预测液淋巴结的准确性为 1 0 0 %。结论 采用蓝染剂经乳房切除切口 ,比腋窝切口更能精确地鉴别前哨淋巴结 ,提高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8.
109.
一.前言 硅油风扇离合器(以下简称离合器)是汽车、拖拉机冷却系冷却风扇的配套部件,它能改善发动机工作温度、提高发动机功率、节省油耗、降低噪音。从七十年代末,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生产的汽车开始安装此类离合器。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经过多年研制,于1990年也将此类离合器安装在东风系统中型载货车上。 硅油风扇离合器试验台是检测此类离合器性能和质量的重要设备,用  相似文献   
110.
从颤振控制的角度出发,针对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刃棱面形状及后角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阐述,确立了动态切削刚度的测试理论论并制定了评价颤振控制效果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