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5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离心力对高速动力车轮对效应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均质等长飞轮受力分析,建立应力求解公式。并对车轮车轴应力分布,飞轮离心力对紧固力过盈量的影响作了论述。首次提出用机车轮对安全运行条件确定轮对最小有效过盈量的方法及求解公式。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国内外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发展的概况,结合国内出现的开发200km/h大功率客运内燃机车的要求,针对其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3.
张红军 《船舶工程》2007,29(2):I0011-I0012
自然界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其中包括0.7μm~100μm的红外光波.红外光具有很高的温度效应,这是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的基础.红外热成像就是通过红外探测器接收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再由信号处理系统转变为目标的视频热图像的一种技术.它将物体的热分布转变为可视图像,并在监视器上以灰度或伪彩显示出来,从而得到被测物体的温度分布场信息.  相似文献   
34.
我国200 km/h客运机车的动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牵引18~20节客车、速度200 km/h的运营条件,确定6、8轴机车所需功率。从列车的剩余加速度、启坡能力、加速时间和距离方面对6、8轴机车牵引能力进行计算分析比较。6轴和8轴机车均能满足我国200 km/h提速的需要,其牵引性能相当。在节能、机车制造、购置、运营和维护等方面,6轴机车优于8轴机车。  相似文献   
35.
针对DF4机车利用环形弹簧设计了弹性6杆牵引装置,代替广泛使用的刚性6杆牵引装置。该装置的弹性元件为环形弹簧,在工作载荷作用下,弹簧均在压缩态工作。对弹簧的应力、变形以及变形能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满足工作要求。利用ANSYS对所选弹簧进行应力分析,得到应力沿弹簧的轴向和径向的分布趋势。弹性6杆牵引装置能缓冲机车的纵向冲动,同时通过环形弹簧之间摩擦力做功消耗大部分能量,达到减振的目的,能有效的改善机车的纵向性能。  相似文献   
36.
根据机车口字形焊接构架疲劳强度试验、无损检查及16Mn和14MnNb钢机械性能和强度试验,对用16Mn钢制造的轻型焊接构架的疲劳强度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焊接构架疲劳强度的措施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7.
德国ICE动力转向架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详细地介绍了ICE动力转向架的结构,并对结构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归纳了该转向架的特点,ICE动力转向架的成功结构,可对我国高速动力车的研制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8.
指出由于铝合金齿轮箱和钢制螺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齿轮箱温度升高后产生附加的温差载荷.此温差载荷是螺栓失效的根本原因,由此依据相关公式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对联接螺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圳上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对改进前后螺栓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原结构的疲劳寿命短.不满足要求.改进后的结构满足要求:改进措施是有效的,这也为齿轮箱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并对45钢和40Cr这2种材质的螺栓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说明失郊的根本原因不是材质的问题.而是温差载荷  相似文献   
39.
通过统计现有的事故数据得出信号违章对车站安全有重要影响;运用质量管理方法、"头脑风暴"法,以及现场管理实践,分析10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归纳成3条要因;提出并落实8项改善措施,车站信号员月度违章数有了明显减少,证明所提出的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0.
以客货混跑线路为背景,针对天窗模式的特点,从需求性、适应性、经济性、环境影响性、运作性5个要素层15个评价指标出发,建立模糊物元模型,并引入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熵权。通过计算各模糊物元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式贴近度值,对各方案进行优劣排序,从而得到最优方案。该评价模型能有效避免评价标准不确定性、主观臆断性带来的影响,从评价结果看来,该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