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3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基于作者在涉外项目的工作经验,对中西方石油公司在海洋石油工程领域的项目管理侧重点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西方石油公司在作为项目业主时的甲方管理方法及侧重点对比,包括谈合同阶段和项目执行阶段。希望能为国内石油公司走出国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2.
简要介绍了利用发电机输出电压进行励磁,从而设计出一种中小型发电机通用励磁系统的基本思想,详细介绍了该励磁系统的主励磁回路设计。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朔黄铁路神池南至定州西段再生制动能量利用情况,本文根据实际运行的两种车型分析了再生制动能量产生原理和流向,利用OpenTrack和OpenPowerNet软件建立牵引供电系统模型,以50% HXD1机车上线比例作为初始值,对6种工况进行仿真,得到HXD1、SS4B机车实际运行功率曲线以及6种工况下牵引变电所总功率曲线和能耗,分析得出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率和节能情况,并针对优化再生制动能量技术方案提出明确建议.  相似文献   
24.
25.
市域轨道交通的车站间距、设计速度目标值等介于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其供电制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所建线路的技术和建设标准。不同的供电制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及故障处理方式,这对市域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水平和可靠性会产生影响。结合不同牵引供电制式的技术特点,对市域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选择进行了分析,并从弓网关系、供电故障影响、设备可靠性等方面开展探讨,提出了市域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的优化方案。交流牵引供电与刚性接触网的组合,应成为市域轨道交通隧道区段牵引供电制式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6.
新型山区旅游轨道交通不同于传统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选择合理的牵引供电制式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AC 25 kV、DC 1 500 V/750 V以及DC 3 000 V制式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推荐采用DC 3 000 V制式,并利用Opentrack和Openpowernet软件建立牵引供电仿真模型,得到牵引网电压水平、钢轨电位、电流、功率等曲线,为DC 3 000 V制式的牵引供电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南昌铁路局从1997年开始装备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目前已覆盖了管内全部干线铁路各站,实现了全局联网。在系统装备过程中,铁路局联合设备厂家进行多次攻关,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拓展。在既有部标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列控中心监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智能电源屏、机械室环境监测等多项功能,并在全局进行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角度阐述了项目中信息流的组成、项目信息的交换过程和项目信息管理的特征,并提出了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  相似文献   
29.
目的 阐明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 (angiotensinⅡtype 2receptor,AT2 )在大鼠心肌生长发育及老龄化中的地位。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观察不同生长阶段大鼠心肌组织AT2受体mRNA的表达及其增龄性变化 ,并经DNA测序验证PCR产物的正确性。结果 幼年大鼠心肌组织AT2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 ,而在成年及老年大鼠心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幼鼠心肌 (P <0 .0 1,n =4 )。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能参与了心肌细胞的生长发育及老龄化过程 ,而这一作用与AT2受体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0.
关于智能运输系统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运输系统是一个跨学科、信息化、系统化的综合研究体系。首先简介智能运输系统 ,然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发展ITS的必要性、紧迫性进行分析 ,并介绍了我国ITS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