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02篇
铁路运输   2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51.
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监控量测是现代化隧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预测预报围岩应力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针对湖北省沪蓉西高速公路漆树槽隧道恩施端连拱隧道,结合现有的隧道安全监测经验和规范要求,介绍施工中采用的监测方案、手段以及结果,为隧道施工监测提供经验及参考。  相似文献   
52.
针对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悬索桥主缆索股数量多、牵引距离长的特点,采用单线往复式牵引系统架设猫道、双线往复式连续牵引系统架设主缆索股,主要介绍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牵引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53.
润扬大桥悬索桥猫道系统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往国内外大跨度悬索桥施工中,多采取设置抗风索的措施来提高猫道的抗风稳定性。为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费用,对润扬大桥猫道采取调整横向通道的间距和数量的方法来保证其整体抗风稳定性,并增设水平和竖向制振装置减小猫道在活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系统介绍了悬索桥猫道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54.
润扬大桥南引桥具有地基软、墩高、跨径大等特点,为使引桥箱梁施工安全、经济、快速地进行,对基础、支架方案进行充分的比选和合理的设计。经充分的论证最终选用群桩加小承台基础和大直径钢管支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5.
从船闸灌泄水非恒定流对闸室与引航道水力特性的影响出发,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观测了引航道的波动形态、波动水力特性;探讨了闸首处最大水面升降与最大流量、引航道长度的关系;分析了闸室超高(降)与引航道水面升降对人字闸门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平闸室与上下游水位后,人字闸门的内侧(闸室)承受惯性水头,外侧(引航道)承受水面周期升降,人字闸门承受正反水头的作用,该水头呈抵消趋势,所以引航道水面升降有助于反向水头的减小。同时,讨论了惯性超高(降)改善措施、引航道水面波动的利弊及对集中输水系统船闸人字闸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由于我们的投入和追求完美的精神,不知不觉就把课件做得很庞大,对系统资源要求较高,运行速度缓慢,给使用造成诸多不便.也许你所用的电脑足够快,存储磁盘足够大,不用考虑这方面的要求,但谁也不敢保证你所用的电脑都和你的一样.  相似文献   
57.
58.
那吉航运枢纽二期截流水力学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焱  周华兴  郑宝友 《水道港口》2004,25(4):199-203
通过1∶50局部定床正态模型,对二期明渠截流龙口水力特性、戗堤的抛投进占、截流对通航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二期截流工程具有龙口流速大、落差较大、水深较浅的特点;采取护底加糙同时上游角按45°抛投进占方法可有效地减少抛投强度和大块石的用量。  相似文献   
59.
60.
钛制热交换器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工作量大,且焊接时焊道容易氧化。为了防止氧化,采用小电流慢速焊;为了防止氩气流失快,在换热管内放置铜堵,增加保护效果。这样做虽然能保证焊接质量,但是焊接效率低。因此,在焊枪上加装一种自制的大保护罩,可将整根管的全部焊接高温区置于氩气保护之下,可实现大幅度提速焊接,既保证焊接过程中不氧化,又显著地提高了焊接效率。通过在塔顶分缩器钛换热管端面焊的应用,证明这种焊接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