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1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简要介绍了低磨耗高速客车径向转向架的结构,分析了拉压杆式径向机构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拉压杆式径向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利用SIMPACK仿真程序分析计算了低磨耗高速客车径向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性能,研究了径向机构参数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2.
随着铁路的进一步提速以及列车总重的不断增加,对列车的纵向冲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新型缓冲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介绍铁道机车车辆液气缓冲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与传统的弹簧和橡胶缓冲器的比较,对液气缓冲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评价,为液气缓冲器在我国铁道机车车辆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3.
空气弹簧系统垂向刚度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空气弹簧系统材料非线性、儿何非线性和状态非线性问题以及气固耦合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处理方法.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空气弹簧系统有限元模型,其中帘线采用rebar单元.计算了空气弹簧系统的垂向刚度,并分析了气体压力和帘线角对垂向刚度的影响.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空气弹簧系统垂向刚度随气体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帘线角的增大而略减小.  相似文献   
214.
应用传递矩阵法分析机车车辆轮对的固有频率,根据轮对的结构特点,将车轮和轴箱简化为集中质量和转动惯量,车轴简化为包含集中质量和转动惯量的变截面Timoshenko梁,建立轮对振动的传递矩阵,用Newton-Raphson方法求解频率方程,得到轮对的固有频率值。在轮对设计阶段,对其自振频率进行计算,分析其对轮对本身应力状态、机车车辆系统和轨道系统振动动态特性的影响。该方法与有限元方法计算的轮对固有频率的相对误差小于10%,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15.
车辆径向转向架发展及其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解决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和横向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车辆动力学长期研究的课题,采用常规转向架无法同时满足二者的要求。径向转向架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其既能保证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要求,又能改善其横向稳定性。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车辆径向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应用概况,并阐述了迫导向、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导向机理及其基本结构,建立了迫导向转向架、自导向转向架和一系柔性定位转向架的统一横向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对一系柔性转向架和径向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和直线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动力学模拟计算表明,应用径向转向架是降低曲线上轮轨磨耗和提高直线上稳定性的有效措施,适合运用在摆式列车及曲线较多的既有线提速客车上。  相似文献   
216.
新型变轨距客车转向架结构及动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国外现有的变轨距转向架的运用与发展现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变轨距转向架方案.文中对总体结构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变轨距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变轨距转向架的结构方案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抗蛇行稳定性和平稳性,曲线通过性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17.
城市轻轨车辆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轻轨车辆总体结构、走行部及电力传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城市轻轨车辆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低地板、独立旋转车轮和IGBT等技术。同时概括介绍当前国外城市轻轨车辆的主要应用型式,分析未来城市轻轨车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18.
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横向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建立了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出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和传统轮对转向架动力学响应值,比较了两种转向架的横向动力学性能。由于独立旋转的左右车轮无转动约束,所以纵向蠕滑力很小甚至为零,从而消除了轮对蛇行现象。研究还表明,轮轨磨擦系数对独立旋转车轮的对中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19.
介绍了国外变轨距列车及转向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西班牙、日本、德国、波兰、韩国、瑞士及俄罗斯等国的变轨距机构工作机理和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轨距变换过程进行了说明。分析总结了变轨距列车及其转向架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和设计难点。  相似文献   
220.
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及其动力学特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发展历程、高速动车组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转向架结构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我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基本模式提出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