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2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跨座式单轨车辆是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一种,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占地少、噪声小以及成本低等优点。但相对传统铁路车辆,其制动工况更为频繁,使得制动盘承受更加恶劣的热负荷作用,导致疲劳寿命明显下降,从而影响车辆的安全运行。文章利用ANSYS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跨座式单轨车辆制动盘仿真模型,对温度场分布进行仿真计算;改进热流密度和对流换热输入模型,将改进后得到的结果与传统能量折算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合理,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依据UIC510—3:1994规定的疲劳试验加载方法,基于有限元法研究了不同左右曲线变换次数取值时高速货车转向架焊接构架及摇枕疲劳关注部位累积损伤的变化程度及规律。仿真结果及综合分析表明,当左右曲线变换次数取值变化并不十分显著时,其对结构疲劳损伤影响很小,样机疲劳试验中可直接应用UIC规范中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舒适度研究偏重于列车运行物理指标层面的现状,结合人机工程学、环境与行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综合满足旅客乘坐需求、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的高速列车广义舒适度的概念。在对北京至四方的铁路线运行的CRH2型动车组745位旅客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降维,利用AHP构建乘坐舒适度评价模型,得出舒适度影响因素的权重,并提出改进建议:1.细化列车振动、噪声与照明舒适度评价指标;2.优化座椅休息、就餐、娱乐等功能设计;3.进一步调控车厢温度、湿度与空气质量。该模型的建立为我国高速列车乘坐舒适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出口沙特32.5 t轴重磷酸盐漏斗车为研究对象,根据AAR标准和ROA指南的要求,对其线路扭曲适应特性进行了计算,并按照ROA指南的要求进行了简化试验。计算和试验结果均表明,在规定的线路条件下,出口沙特32.5 t轴重磷酸盐漏斗车通过扭曲线路时的安全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铁路接触网最优主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岗  李芾 《铁道工程学报》2012,(3):79-84,90
研究目的:本文为研究主动控制对接触网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软件计算模型的整体质量及刚度矩阵数据,并利用KMExtract程序分离出整体质量、整体刚度矩阵,据此建立接触网系统动力学方程。为便于系统仿真及控制器设计,使用模态降阶法对系统降阶并将其转化为状态方程形式,而后为系统设计LQR控制器,使用simulink对实施主动控制前后的接触网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分析。研究结论:研究表明:(1)对接触网实施主动控制能有效改善其振动特性,接触网振动的最大值、最小值有较大降低,幅度达90%以上,均方差也有较大下降,幅度达70%以上,系统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2)在通过改变弓网自身参数的方法改善弓网性能遇到瓶颈时,接触网的主动控制或半主动控制将成为改善弓网性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高圆簧广泛应用于机车车辆中,其刚度作为车辆的主要悬挂参数,仿真时刚度矩阵的选择和简化处理对计算结果有直接影响。在一般机车模型的动力学仿真中只考虑了高圆簧刚度矩阵6个对角元素,未考虑非对角元素的影响。通过推导高圆簧的完整矩阵,并分别以弹簧振子和机车作为对象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高圆簧采用完整刚度矩阵的机车动力学性能优于高圆簧只采用对角元素的机车,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与高圆簧轴向垂直的方向上,轴向性能基本一致;机车高圆簧只考虑矩阵对角元素时仿真结果较考虑完整刚度矩阵时偏于安全,但二者最大差值都未超过10%,可以用于机车模型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摆式列车受电弓基座导轨设计及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式列车技术的运用使铁路小半径曲线密集型线路的运行速度得到有效提高,世界各国铁路部门积极发展和推广应用摆式列车,以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益,本文根据对摆式列车受电弓技术的要求和车体摆式机构运动形式,运用半解析半数值方法确定了受电弓活动其座导轨形状和几何尺寸,同时又分析了受电弓活动基座运动控制作动器的位形和运动状态,数据结果可作为受电弓活动基座动力学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机车车辆焊接结构疲劳分析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确保铁道机车车辆各焊接承载部件在整个寿命期间安全可靠,在分析国际上对动态承载焊接结构疲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机车车辆焊接部件疲劳分析应明确的各类关键问题.主要包括焊接结构的疲劳特征、应力分析原则和应力谱的确定、疲劳评定方法和强度数据的选取、累积损伤准则的实际应用及多轴疲劳的处理方法等.疲劳理论经典算法表明,上述关键问题的较好解决将有助于大幅地提高疲劳分析精度,将其应用于结构设计可保证焊接承载部件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20.
轨道牵引动力技术的发展如何适应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要求,本刊已就此组织对部分专家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刊发了系列访谈专稿。本期特约请中国铁道学会学科带头人、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研究中心国家特聘教授李芾,就以先进技术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为题,阐述高校学者的分析与见解。现将访谈内容整理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