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92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51.
论述了越野汽车高温、低温、涉水、高海拔、电磁等极端环境适应技术,为越野汽车适应极端环境提供一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52.
一个秋日的午后,打开紧闭的房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纸张、公交车照片和堆砌的书籍、文件,房间不大,却盛满各种各样的收藏,有大的、小的,厚的、薄的,彩色的、黑白的:还有显露的、尘封的…….  相似文献   
253.
斜拉琴桥构造新颖独特,其塔梁结合区受力复杂。分析斜拉琴桥的塔梁结合区的受力情况,并与光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指导设计。分析过程中对曲线预应力束的模拟采用一种特殊的处理方法,对同类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4.
通过实际观测斜拉桥梁、塔受温度变化影响,以及对季节性温差分析,提出斜拉桥施工控制受温度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5.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概念、基本布局形态,以及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发展现状和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轨道交通快线的研究目的。通过回顾国际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发展历程,总结规划建设经验,从发展模式、建设标准、运营组织等方面提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的技术要领。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应考虑不同服务范围的差异性,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和布局形态;轨道交通快线建设不应过于追求出行时间目标,应结合客流特征分析,选择合适的车速和站间距,合理设置配线,为运营组织预留灵活性。  相似文献   
256.
"转变发展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是破解湖北运输物流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狠抓‘九个着力’,推进‘九个转变’,是推动湖北道路运输和物流发展的主攻方向。"石先平说。  相似文献   
257.
本文根据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AD)测试标准要求,自主开发了一种ADAS/AD场地测试用的假人和两轮车目标物承载平台车,进行了平台车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和速度、位置、姿态控制器设计,以及软硬件方案和通信链路优化,实现了可视化测试场景搭建并完成了整体测试。实际应用表明,该平台车系统满足C-NCAP和E-NCAP测试规范,相关工况功能触发完整,数据传输正确,平台车在加速段和匀速段等的控制精度均满足C-NCAP和E-NCAP测试要求。另外,平台车可通过整改升级来满足未来的标准。  相似文献   
258.
针对土压力盒易发生应力集中的问题,研制了水囊土压力计,即通过透明的PU空压软管将感压水囊与电子压力表进行连接,其中感压水囊的厚度可控制在5~10 mm,在使用时电子压力表的高度位置进行固定。将水囊土压力计与振弦式土压力盒埋设在不同压缩模量的土体中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由于感压水囊比土压力盒薄,虽然实测土压力偏大问题不可避免,但相对土压力盒测试结果而言,采用水囊土压力计测试地层中的土压力时应力集中问题显著改善;从测试结果可知,由测试元件厚度所导致的土压力偏大幅值为非线性,这与测试元件周围的土体颗粒变形调整有关。将水囊土压力计用于盾构隧道响应模型试验研究中,从测试结果可知,水囊土压力计与土压力盒的测试结果具有明显的不同;从测试结果的变化趋势分析来看,水囊土压力计的测试结果可信,且有必要采用水囊土压力计直接贴在模型盾构隧道外壁测试其周围土压力。水囊土压力计的测试原理简单,且成本低、精度高,因其为柔性构造,可根据测试需求选用感压水囊用于结构物表面为非平面的土压力测试。  相似文献   
259.
[Objectives]As 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varied internal structur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amage mechanisms of their component materials can provide a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ultimate strength analysis of composite stiffened panels. [Methods]The microscopic, mesoscopic and macroscopic mechanical analyses of marine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GFRP) composite stiffened panels are carried out using a multi-scale approach. Microscopic and mesoscopic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RVE) models of chopped strand mat (CSM) and woven roving (WR) materials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macroscopic equivalent stiffness is obtained by homogenizing the RVE models. The ABAQUS VUMAT subroutine is used to code the progressive damage evolution model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to derive the damag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microscopic and mesoscopic models respectively. The equivalent strength of macroscopic laminates is also obtained. [Results]The multi-scale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the ultimate strength of composite stiffened panels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fiber bundle failure. [Conclusions]The obtained macroscopic material parameters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ultimate strength of composite stiffened panels, while the parametric study of the meso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can provide an analysis tool for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 of mater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 2023 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260.
开口率是盾构机刀盘的重要结构参数,其大小直接关系到刀盘与开挖面的相互作用。通过设计1∶10的模型试验,实现了刀盘开口率可调及渣土实时称量,从而间接地实现了对土舱饱满度的控制。试验研究分析表明:在实际出土率与理论出土率相等的条件下,增大刀盘开口率可减小刀盘面而与开挖面的接触面,从而减小刀盘扭矩,刀盘开口率增大了10%,刀盘扭矩减小约5.8%;在相同的出土率时,刀盘的开口率对地表最大沉降影响不显著;而在土舱近似满舱状态下,刀盘空隙上的渣土对开挖面可起的支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