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30篇
综合类   100篇
水路运输   118篇
铁路运输   162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82.
文章对吊艇架技术和标准的发展概况和趋势、公约修正案对吊艇架的要求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3.
简要介绍日本新宿线10-300型车辆的车体结构、转向架及主要装置等.  相似文献   
84.
带干扰的多险种再保险的风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保险公司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险种类型不断增多,考虑到用单一险种的风险模型描述风险经营业务的局限性,推广了经典的复合泊松风险模型,讨论了带干扰的多险种再保险风险模型,得到了初始资本为u的破产概率ψ(u)的表达式及伦德伯格不等式。  相似文献   
85.
在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结构往往为含同类构件的多构件结构。针对该类结构的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无法直接转换为数值模型且计算量巨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含同类构件的多构件结构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方法,该方法结合基于数值转换的二阶区间泰勒展开公式与不确定目标函数与约束的转换方法,将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转换为确定性优化模型,最后通过遗传算法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六杆桁架内力计算误差由0.047~0.08减少到0.001~0.005,计算精度显著提高,在十杆桁架优化中,本文的方法与2层嵌套优化方法结果一致,且其遗传算法迭代时间仅为2层嵌套优化方法的1/30左右,证明对于小不确定性问题,该方法不存在区间扩张与缩减问题,同时计算精度高,计算量小。  相似文献   
86.
项目管理中采购风险的规避与采购成本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项目管理的实际,分析了规避采购风险的方法与手段,并以此未探讨控制采购成本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7.
简述管道内除锈机具的结构,原理和施工特点,该设备应用在柳州水东滩DN1000过河管道安装工程,具有工效高,质量好,安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8.
隧道人工冻结施工期地层的冻胀现象会对工程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合理的地表冻胀预测方法对隧道冻结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地铁双线隧道冻结施工期地表冻胀问题,考虑土体结冰温度,同时假设冻结管管壁温度恒定,采用单管冻结理论与平板冻结理论求解冻结锋面半径解析解。进而基于随机介质理论,考虑冻结壁发展过程,分别建立地铁双线隧道冻结壁交圈前后地表冻胀的历时预测模型,并采用Maple数学软件编制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结合工程案例开展准确性分析,通过对比验证该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同时说明地表冻胀位移分析中考虑土体结冰温度及冻结壁平均温度的必要性。最后,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3种隧道埋深(6,12,18 m)和4种隧道净距(0.25D,1.0D,2.0D,3.0D)条件下地表冻胀位移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净距的增加,冻土层中产生的冻胀叠加效应逐渐减弱,双线隧道中心线处地表冻胀位移最大值逐渐减小,其形态存在由“双峰”型向“单峰”型转换的过程;当隧道净距恒定时,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加,地表冻胀位移整体呈下降趋势,隆起形态由“单峰”型转为“双峰”型,且隧道埋深对于地表隆起形态的影响程度大于隧道净距。研究...  相似文献   
89.
为了提高绿闪信号作用下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基于进口道机动车微观行驶特性开展了两难区研究.在绘制机动车停车及通过行为曲线的基础上,获取了两难区的临界位置,界定了两难区的分布范围,求解了机动车陷入两难区的概率,剖析了道路限速及绿闪时长与两难区分布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表明,在道路限速为50 km/h 的情况下,两难区分布在离停止线48 m左右的位置;现有2.56 s 的绿闪时长能够保证机动车不会陷入两难区的最大行驶速度为56 km/h.两难区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合理设计绿闪时长和道路限速,从而消除两难区的负面影响,为交通控制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0.
郑斌  邬洪波  廖军洪 《公路》2011,(10):243-247
在对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交通组成、交通事故数据和道路几何线形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典型车型,应用世界道路协会(PIARC)的温升模型对连续下坡路段的长度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道路几何线形指标对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性和驾驶员心生理的影响,并对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