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327篇
综合类   180篇
水路运输   225篇
铁路运输   173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拱北隧道口岸暗挖段管幕工程初步设计阶段推荐采用两种直径钢管的组合管幕。在施工设计阶段,结合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现场试验管研究成果及施工经验,对管幕设计进行了优化,统一了管幕钢管直径,调整了断面布置形式,优化了管幕顶进和接收等施工组织方案。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文章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统一管幕钢管直径的方案在衬砌变形、内力和地表沉降等方面均优于原方案;开挖引起的孔隙水压力降低会产生土体的固结沉降,冻结区解冻后沉降更加显著。通过综合考虑,统一管幕钢管直径的方案可在不降低管幕稳定性和结构安全度的基础上,降低工程投资,减少设备投入,施工技术方面更加可行,有效降低了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922.
从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安全运营的实际需求出发,概述了网络化运营情况下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详细分析和探讨了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护系统的应用及网络和软件架构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923.
船闸基坑开挖改变了地层中的原始应力状态,造成临近地面及临近建筑物产生变形。对基坑临近地面及建筑物变形进行预测,以选择经济合理的支护措施尤为重要。依托实际船闸基坑工程,考虑粘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基坑深度、放坡坡率以及地下水因素共同作用,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NX对各因素通过正交设计后的基坑施工工艺组合开展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组合下基坑临近地面不同位置处的变形特征。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滨海地区船闸基坑无支护情况下开挖时临近地面变形的三层结构(7-7-1)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得到的179组基坑沉降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21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对滨海地区基坑临近地面沉降进行预测。该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支护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4.
应用CFD仿真方法分析某纯电动客车的除霜效果,采用薄膜除冰模型,考虑冰霜厚度、温度、玻璃前冰层随除霜时间变化情况,对其进行稳态仿真和方案改进,并进行瞬态仿真和实车验证。  相似文献   
925.
研究目的:本文利用无缝道岔稳定性公式和有限元方法对高原大日温差某车站无缝道岔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在年温差70℃左右、日温差40℃左右局部温度骤变的高原环境下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可能性,并对该车站及两端区间轨道进行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采用胶冻结接头的方式消灭道岔和缓冲区有缝钢轨接头,在西藏地区第一次铺设桥上无缝道岔,一站两区间实现了跨区间无缝线路。通过一年时间在线监测和安全运营,积累了大量高原大日温差跨区间无缝线路可靠数据和运营经验。研究结论:(1)验证了在年温差70℃左右、日温差40℃左右局部温度骤变的高原环境下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是可行的;(2)胶冻结接头作为跨区间无缝线路钢轨连接方式是可行的,可为既有非无缝线路无缝化提供又一个技术方向;(3)在大日差局部温度骤变的高原环境下,跨区间无缝线路养护关键是无缝道岔,一定要注意道岔的轨道几何形位状态和尖轨、心轨的位移,出现不良状态时及时加强养护。  相似文献   
926.
通过对双机新型协调机器人带变位机CMT弧焊工作站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工作站规划布局、设备组成、工艺流程及应用前景,结合新兴技术弧焊质量追溯系统、弧焊视觉引导系统在弧焊工艺上的应用说明,阐述了如何解决传统弧焊工作站机器人利用率低、焊接效率低以及焊缝质量不好控制的问题,实现了对弧焊工艺改善优化、深入研发的目的,提升了弧焊工作站效率及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927.
针对主流品牌机器人,结合实际项目,深入分析了生产节拍影响因素、不同功能、不同型号机器人动作时间差异及其对节拍的影响、机器人在静载和动载状态下负载分析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际项目验证结果为,在相同的运动范围内,大负载机器人运动时间是常规载机器人的1.5倍甚至更多。根据分析给出推荐的重载机器人运动时间标准及机器人选型负载冗余设计方法,阐述了在机器人选型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28.
介绍香根草在我省公路边坡上试验种植后生长情况良好,其发达的根系能有效治理公路边坡的水土流失。香根草是生物工程治理公路边坡的一种较好植物,在我省推广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929.
基于视觉检测、自动导引运输车(AGV)传输、工业机器人智能抓取、自动拧紧技术,使焊装调整线门盖自动装配效率、装配质量、线体柔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抓具上集成多路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对门盖及白车身进行拍照,对关键特征点进行识别和提取,计算出门盖与白车身各个位置的间隙及面差,再采取间隙面差匹配算法,从而计算出门盖相对白车身最佳位置,进一步引导搬运机器人抓取门盖到达最佳装配位置。通过拧紧机器人携带拧紧轴对门盖进行自动拧紧,实现门盖自动装配功能。门盖自动装配技术不仅提高了装配效率及质量,同时降低人工劳动负荷和成本,保证了白车身整体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930.
福建省许多桥梁面临拼接改造,为减少拼接后结构病害及维养压力,需对已有拼接桥梁的技术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拼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高速公路桥梁拼接的新旧主梁均采用相同的截面型式,且板梁占绝大多数,T梁次之,箱梁很少;板梁的拼接主要采用上连下不连的形式,且病害少于其他形式;T梁的拼接全部采用上连下不连的形式,病害最多但仍能满足桥梁正常使用要求;箱梁的拼接主要采用上下均不连的形式,常发生翼缘啃边和渗漏现象。从防治桥梁病害角度看,相同主梁截面的桥梁拼接宜采用上连下不连的拼接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