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29篇
综合类   58篇
水路运输   94篇
铁路运输   78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92.
特别版C63不仅得到507hp的动力,还拥有独特的造型,但它要额外支付10000英镑,值得吗?  相似文献   
93.
张方卫 《经济导报》2007,(25):35-35
6月21日,Microsoft在香港推出全新的Windows Mobile6流动软件。Windows Mobile6现时支援以往只能在个人电脑才能提供的Microsoft Office功能。用户现可透过流动装置阅览、导航及编辑Word文件和Excel表,无损表格、影像或文字的原本格式。Windows Mobile平台现有P8000多款应用软件以供选择,让消费者和企业用户均可感受非同凡响的流动新体验。  相似文献   
94.
95.
96.
着重阐述了基于微机系统上的铸模CAD/CAM系统的总体规划和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对引进CAD/CAM系统之一的二次开发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7.
对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及其复原尺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夏,在福建省泉州湾的后渚港发掘出土了一艘宋代木造航海货船。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研究泉州湾的海外交通史和我国造船发展史,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本文结合这一发现,阐述了泉州古船的船型和结构特点。指出该船采用较小的方形系数和中剖面系数以及瘦削的型线,既可以克服长宽比过小对快速性带来的不利,同时平缓的斜剖线可使弯曲外板的加工工艺得到改善。V形的横剖线则有利于改善船的耐波性。 泉州古船龙骨连接部位的选择和连接形式的设计均较为合理。底部为二重板,舷侧为三重板,而且是搭接与平接结合使用。这一重要发现,为意大利杰出旅行家Marco Polo的记叙和日本学者桑原骘藏的考证提供了极充分的实物证据。特别是用十二道水密舱壁板将全船分隔为十三个舱的设计,与Marco Polo对中国船舶的赞誉是惊人的一致。文中对造船工艺的先进性和航的发展演变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本文还根据我国历代船舶的统计资料,结合古船的残存尺度,从稳性、强度、货舱容积和淡水舱容积等各个角度,推论本船应有的尺度。作者对复原的建议是:船长30米,宽10.5米,型深5.0米,方形系数0.43,吃水3.5~3.75米,排水量399~454吨。  相似文献   
98.
本文通过锚杆在砼挡土墙加固中的设计,以及锚杆抗拔试验,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提高锚杆设计和施工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
一些学者认为宝船尺度均抄自罗懋登的<西洋记>.而藏于福建省图书馆的马欢<瀛涯胜览>明景泰二年(1451)的抄本,是权威的淡生堂抄本,它不仅记录了下西洋所到过的国名、下洋官兵人数,更重要的是,它是迄今为止最早记录宝船尺度的明代抄本.  相似文献   
100.
木船船壳结构有单层板顺板式、单层板鱼鳞式、多重板顺板式和多重板鱼鳞式等四种搭接形式,都有出土古沉船佐证。不同的船壳结构形式各具技术特点,泉州南宋海船船壳结构集双、三重板工艺和鱼鳞式搭接技术于一身,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特显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