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192篇
综合类   76篇
水路运输   104篇
铁路运输   64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MIS在我国应用有十几年的历史 ,但在工程领域之中的应用并不多见。笔者认为 ,MIS在工程领域所能产生和发挥的价值不可低估。本文从 MIS建设的方案、设计等方面入手 ,谈谈岩土工程的 MIS建设 ,阐述MIS在工程领域的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高速铁路隧道综合接地系统连接结构极为复杂,接地工程隐蔽,接地系统特性直接关系到隧道内电气设备运行安全。为研究高速铁路隧道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特性,对高速铁路Ⅰ、Ⅱ级围岩隧道和Ⅲ~Ⅴ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建立仿真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两类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在不同土壤电阻率和不同隧道长度时的接地阻抗特性,以及隧道洞室内电力设施接地端子处的接地阻抗和地电位升特性。计算结果表明:Ⅰ、Ⅱ级围岩隧道和Ⅲ~Ⅴ级围岩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可以满足GB 50065—2011规定的接地安全限值;高速铁路隧道洞室内箱变等电力设施不需要布设独立接地装置,直接与隧道综合接地系统可靠相连即可。研究成果已在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中成功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3.
依托京沪高速铁路李窑试验工点,对深厚松软土层中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及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桩网复合地基的路堤底面地表沉降比桩筏复合地基的大20%.桩网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分别占相应总沉降的28%和72%;桩筏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分别占相应总沉降的25.5%和74.5%.桩网复合地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间的沉降差远远大于桩筏复合地基,二者最大比值超过10倍;桩筏复合地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之间的沉降差很小,可忽略不计.就沉降和承载力特性而言,桩筏复合地基的整体性好于桩网结构.  相似文献   
94.
对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新型预制圆板桩帽进行了施工工艺研究,并与倒杯桩帽、圆板土模现浇、圆板钢模现浇等不同类型桩帽施工工艺进行了比较,为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桩帽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怀通高速公路沿线边坡以板岩边坡为主,为揭示板岩边坡的破坏模式与板岩层理角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获得板岩边坡的稳定性判据,进行针对性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选取沿线边坡岩样并按照不同层理角θ进行分组,开展巴西圆盘劈裂试验。试验发现:随着层理角度的变化,试样发生5种破坏模式,0°〈θ〈30°时为拉伸破坏,30°〈θ〈45时为拉裂-滑移破坏,45°〈θ〈75°时为滑移-拉裂破坏,75°〈θ〈90°时为滑移破坏,θ=90°时为压张型破坏;其次,对顺层板岩边坡整体滑移破坏和局部滑移-拉裂破坏判据进行推导,得出发生整体滑移破坏的临界坡高公式以及发生局部滑移-拉裂破坏的临界坡长方程。最后,结合怀通高速公路沿线板岩边坡进行实际应用,与沿线板岩边坡实际稳定性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96.
97.
结合武汉铁路局近年来在STP系统装备运用过程中车务、机务、电务各部门运用维护管理的实际情况,比较了STP系统和便携式设备的差异,利用综合系统研究法和现场多年来积累的数据和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一种便携式本务机调车作业监控装置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8.
在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行业发展的同时,有关检测的标准法规也不断建立并完善,一方面检测系统的规范性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提高的,而另一方面,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系统的配置也存在着趋同、个性不足的问题,检测系统配置脱离检测需求的现象较为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要充分分析检测需求,以满足检测规范与检测需求为依据,实现检测系统结构与配置的规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这是合理配置检测资源与提高检测系统效益的必然要求与途径。  相似文献   
99.
本文通过拉伸试验研究了 GCr15轴承钢经双细化处理后的超塑效应;在温度 T=700℃,应变速率■=1×10~(-2)min~(-1)条件下,其延伸率δ=630%,流动应力σ=4kg/mm~2,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 m=0.42;其超塑性能优于两次循环淬火处理的 GCr15轴承钢,这表明超细化的第二相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还通过拉伸和压缩试验研究了应力状态对超塑效应的影响:在T=660℃时,最佳超塑状态的应变速率■=2.67×10~(-2)min~(-1)。这表明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变形速度有较大的提高,有利于超塑性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定量地研究大型枢纽机场的地面交通组织系统,首先阐明了单独研究机场可达性的意义,提出了使用通达成本来描述机场可达性的新的方法,从而用化为货币形式的成本来衡量可达性。主要从快捷性,经济性和舒适性三方面来计算成本。为了量化抽象的舒适性,提出了通过“旅行者的疲劳恢复时间”来间接转化的方法。最后按照人群,地区的划分计算总通达成本加权平均。在数据的处理上,提出了使用Logit模型对两个重要参数进行标定和校正。最后,给出了几个简化算例,重点对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进行了可达性评价,然后简要地将其与其他两个国际机场进行了横向比较。结果表明:舒适性是一项不可忽略的可达性衡量指标。我国机场的可达性较国外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